伪装|被掐灭的《第一炉香》,不用伪装的许鞍华

从早期的《客途秋恨》《女人 , 四十》到后期的《天水围的日与夜》《桃姐》《明月几时有》等影片 , 许鞍华最好的电影作品几乎都是现实主义题材 。
她对现实味道也有着精准的把握能力 , 她非常善于通过朴素而简单的镜头表现强烈的感情 , 在记录市民琐事的烟火气中展现着人道主义的关怀 , 这也正是许鞍华的强大之处 。
伪装|被掐灭的《第一炉香》,不用伪装的许鞍华
文章图片

而许鞍华执导的《第一炉香》上映后 , 一直毁誉参半 , 对于她为何如此钟情于改编张爱玲的作品 , 她表示在对生活质地的理解上 , 与张爱玲有着很多同感 , 因为自己没有拍过爱情片 , 这次想弥补遗憾 。
伪装|被掐灭的《第一炉香》,不用伪装的许鞍华
文章图片

创作根源
没有功利心 , 希望拍过瘾的现实故事
作为移民二代 , 香港构成了许鞍华创作的根基 。
在她执导的带有半自传色彩的作品《客途秋恨》(1990年)里有这样一幕 , 昏黄的午后 , 幼年的孙女(有着许鞍华自己的影子)背诵完《乌衣巷》 , 爷爷在躺椅上抱着她感慨 , “常学习就不会忘本;良医良相为民服务 。 ”这两句台词像是从理念上 , 也从地域上对她创作根源的总结 。
伪装|被掐灭的《第一炉香》,不用伪装的许鞍华
文章图片

她在上世纪90年代便觉得自己很难再有突破 , 一半原因是她不愿离开香港再去尝试商业大制作 , 另一半原因是她自认不算有创意的人 , 叙事层面依赖于故事 , 希望有过瘾的故事发生 , 再按照她自己的方式拍 , 但能让她感觉过瘾的事情似乎越来越少了 。
她曾给自己的能力定位 , “我估摸自己在香港导演中排名前十 , 在世界上没有排名” 。
她对奖项一直没有什么功利心 , 或许正因如此 , 她个人和作品反倒一直被各个电影节和颁奖礼所青睐 。 2020年 , 威尼斯国际电影节授予她终身成就奖 , 有评价说 , 如果许鞍华走出去拍摄一些外语电影 , 她的成就和知名度会更高 , 许鞍华对此回应 , 那不是拍电影必要的事情 。 她始终是一个本土化的导演 , 作品一直讲述她熟悉的语境内的故事 。
伪装|被掐灭的《第一炉香》,不用伪装的许鞍华
文章图片

在许鞍华的作品序列中 , 既有表现香港社会底层、边缘群体等常被忽略的现实文艺片 , 又有奇情、武侠、惊悚等市场化的商业类型片 , 但一直以来 , 外界更多聚焦她在电影中的社会性表达 , 将她看做香港人文精神的一个代表 。
一方面 , 这是一个相对稳妥的解读方式 , 即使很多时候会出现过度阐释的尴尬 , 而她自己也一直不认可这些形而上的概括 。
另一方面 , 她对香港社会底层肌理的观察角度 , 始终是带有一定作者的温度 , 而非知识分子的那种冷静 。
她对香港始终有一种温情和谦逊 , 正是这些让她的创作视角常常触及香港社会的边缘人物 。她之所以去拍摄那些看似“锋利”的题材 , 更多是她能在其中看出独特的趣味 , 同时也会带有个人体验的严肃力量 , 而非剑有所指的批判 , 起码 , 不完全是 。
伪装|被掐灭的《第一炉香》,不用伪装的许鞍华
文章图片

许鞍华最好的作品几乎都是关于现实的 , 即使是那些商业作品 , 她在人物状态、生活场景上的描绘 , 也都非常熨帖 , 比如《极道追踪》、《幽灵人间》这样不太出名的作品 , 年轻人的趣味和都市感 , 她都做得不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