船体#考古史上首次整体打捞,只为唤醒这艘南宋沉船( 二 )


船体#考古史上首次整体打捞,只为唤醒这艘南宋沉船
文章插图

考古间歇期船体保湿工作
“南海Ⅰ号”保存于水环境的水晶宫内,采用基于近景摄影测量技术的三维模型纹理自动映射技术,在不触及文物的条件下进行测绘研究,不伤害文物且效率远高于激光扫描仪。研制出国内外首个空中测绘平台,实现了毫米级、非接触、多视角、智能化的空间数据快速获取与构建,提升了考古发掘的精细化作业效率。
船体#考古史上首次整体打捞,只为唤醒这艘南宋沉船
文章插图

考古现场
仪器实验室、出土文物现场保护实验室等文物保护实验室在广东海上丝绸之路博物馆建起来了,满足了“一边发掘一边保护”的要求。
“正是由于大量科技手段的使用,才能确保考古工作的顺利进行,同时也为文物保护和整体复原、综合研究等各方面提供了基础保障。”曾超群说。
一边保护传承一边创新技术
采访人员采访当天,恰遇一群中学生前来开展研学活动,他们戴上“VR眼镜”置身到“南海I号”,短短十分钟亲历了船只从出发到沉没再到打捞的全过程。
“借力新技术,加深体验者对‘南海I号’的了解,这也是文物保护和传承的内容之一。”曾超群指着“水晶宫”的旁边说,“11月,广东省水下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将动工建设,我们将努力把水下考古的科学技术保护做得更加专业、精准。”
船体#考古史上首次整体打捞,只为唤醒这艘南宋沉船
文章插图

龙泉窑菊瓣纹碟
“‘南海I号’保护最大的对象是船体,大体积饱水木质文物的保护是世界性难题。”他也透露,博物馆正在参与科技部重大自然灾害监测预警与防范研究系列课题中关于出水文物保护的关键技术研发,希望能为未来出水文物的保护提供更好的技术支撑。
“南海I号”从发现到打捞再到保护的历程,实则反映了我国水下考古事业从无到有、从弱到强的完整历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