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泽厚|哲学家李泽厚逝世:91岁仍亲自改书,曾想死后冷冻大脑( 二 )


视觉中国
10月30日 , 《伦理学新说》出版 , 马群林拿到了样书 , 他拍照给李泽厚发过去 , 但是没有收到回复 , 第二天给李泽厚寄出了四本新书 。 他不知道 , 在两天前 , 李泽厚又摔倒了 , 10月29日 , 他入院治疗 , 但当天就回了家里 。 李泽厚的弟子、学者赵士林告诉我 , “他在医院情况不太好 , 他想回到家里 。 ”
1993年 , 63岁的李泽厚先生拜访证严法师 , 这位眉目清秀的女法师告诉他 , 人死在家里比死在医院里好 , 医院里是陌生人 , 家里是亲人 。 李泽厚有点困惑 , 佛家讲脱离尘世 , 为什么想要死在家里呢?但因为和对方初次见面 , 他没有问出口 , 只是想 , “连那么一个高僧都有这种想法 , 儒家的东西无声无息渗透到了佛教里面 。 ”
11月3日 , 当地时间早上七点 , 李泽厚因肺栓塞于家中去世 。
对于这位在上个世纪影响了整个人文社科领域的哲学家 , 这大概是一个符合预期的结局 。 他不怎么害怕死 , 比起死亡 , 他更怕痛 , 他希望如果要死的话 , 最好能没有痛苦 , 飞机失事是最好的方式 , 但缺点是会上新闻 , 最好能“静悄悄地迅速地死掉”。
“从学问里获得独立的尊严”
人终有一死 , 那一切还有什么意义?
从故事的终点望向起点 , 这是12岁的李泽厚提出来的问题 , 也是他在此后的一生都试图回答的问题 。 1942年 , 上初一的他走上一座小山 , 山花烂漫、春意盎然 , 他却悚然感到自己是要死的 , 少年的他展现出哲人的敏感 , 他为这个问题惶惑不已 , 陷入了精神危机 。 他后来在《课虚无以责有》一文中写道:“这大概是我后来对哲学——追问人生之谜感到兴趣的最初起源 , 也是我的哲学始终不离开人生 , 并且把哲学第一命题设定为‘人活着’而对宇宙论、自然本性论甚至认识论兴趣不大的心理原因 。 ”
也是在那年秋天 , 他的父亲去世 。 母亲和他陷入经济困难 , 在此后几年里饱尝人情冷暖 , 他后来在一篇文章里写道:“我就是这样 , 不是由大富 , 而是由小康之家一下子坠入困顿(但也不是赤贫) , 我更深感触的与其说是残酷 , 不如说是虚伪 , 人情冷暖中的虚伪 , 所以我最恨虚伪 。 ”
那段经历在很大程度上塑造了他的性格 , 他变得孤僻 , 不怎么和同学交往 , 那些年 , 他读了大量哲学和社会科学方面的书 , 艾思奇的《大众哲学》、翦伯赞的《历史哲学教程》、葛名中的《科学的哲学》 , 还有周建人编译的《新哲学手册》 , 非常艰难地啃下了后来对他影响深远的马克思主义的章节 。 1947年 , 他在湖南省立第一师范读书 。 学校政治空气保守 , 有些书是禁书 , 学生的行李和抽屉经常被抽查 , 他看书都要冒很大的风险 , 后来他在《走我自己的路》里写道:“应该说 , 这对我后来的研究工作起了很大的作用 。 我不喜欢人云亦云的东西 , 不喜欢空洞、烦琐的东西 , 比较注意书籍、文章中的新看法、新发现 , 比较注意科学上的争辩、讨论……这恐怕都应追溯到自己那个贫困、认真、广泛阅读的青年时期 。 ”
李泽厚|哲学家李泽厚逝世:91岁仍亲自改书,曾想死后冷冻大脑
本文图片
视觉中国
1950年 , 他考上北大哲学系 , 大多数时间也是在阅读中度过 。 由于买不起书 , 他经常挨饿进城看书 , 朝去晚归 , 在书店站立竟日 。 北大毕业之后 , 李泽厚次年进入社科院哲学研究所(当时叫中国科学院哲学研究所) , 当时一共只有六个人 。 两年之后 , 他参与了当时社会的美学大讨论 , 探讨“美是主观的还是客观的” , 与当时成名已久的朱光潜和蔡仪发生论战 , 在《论美感、美和艺术——兼论朱光潜的唯心主义美学思想》一文中 , 李泽厚提出此后开创的实践美学最重要的观点:“美的本质离不开人 , 人类的实践是美的根源 , 内在自然的人化是美感的根源 。 ”朱光潜后来写信给自己的朋友 , 认为这篇文章是批评他观点文章中最有分量的一篇 , 李泽厚一战成名 , 当时他年仅26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