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为什么热爱哈利·波特?( 二 )


风靡二十余年的大IP
哈利·波特系列小说的成功 , 并非业内人士的鼓吹 , 市场的反馈数据无一不显示着它的受欢迎程度 。 从问世起 , 它的总销量逾5亿册 , 有70多种语言的不同版本 , 所改编的8部电影的全球总票房也超过了77亿美元 。 在英国演艺界有这样一种打趣的说法:演员分两种 , 演过哈利·波特的和没演过的 。
除了作为王冠级别的畅销书被追捧 , 这部系列小说还与现实世界有所交集:书中的“麻瓜”(Muggle)一词 , 被《牛津词典》作为新词收录;而美国乔治城大学、加拿大滑铁卢大学分别开设了相关课程 , 从不同维度对哈利·波特系列小说及电影进行分析 。
美国佛蒙特大学政治科学教授安东尼·吉尔兹尼斯基则另辟蹊径 , 他所著的《哈利·波特与千禧一代》一书 , 探讨了哈利·波特系列对于年轻人政治价值与倾向的影响 。 在接受国内一家媒体采访时 , 安东尼·吉尔兹尼斯基说:“哈利·波特的魔力不只是在书内 , 当中所提倡的那些品质和它具备的故事风格 , 都在塑造着这代人的价值观念 。 ”
在他看来 , 霍格沃茨魔法学校校长邓布利多就有着真实的政治立场 。 他提倡宽容的氛围 , 从他支持麻瓜与“纯血”巫师一律平等便可见一斑(麻瓜 , 即普通人;纯血 , 即巫师与巫师相互结合而繁育的后代) 。 与此同时 , 他也反对暴力与酷刑 , 一直与独裁者的代表伏地魔针锋相对 。
超然于现实 , 却又与现实世界有所勾连 , 这或许是人们热爱哈利·波特系列的缘由之一 。 人们可能难以想象 , 《哈利·波特与魔法石》首印数只有500册——就算再有前瞻性的编辑 , 也很难预测这套书衍生的IP能够风靡二十几年 。
2000年起 , 哈利·波特系列被引入国内 , 销量甚至一度超过《新华字典》 。 那时 , 最大的90后正读小学 。 有些人等不及译本 , 却又看不懂英文 , 就拿着翻译器逐字逐句地查询 , 就这么看完了结局 。 更有甚者 , 逼着父母给自己买猫头鹰 。 他们坚信 , 这只猫头鹰会送来魔法学校的通知书 , 而他们也会像哈利·波特一样 , 掌握魔法 , 对抗邪恶 。
2001年 , 《哈利·波特与魔法石》上映 , 更俘获了大批拥趸 。 为哈利·波特痴迷的人迅速聚集起来 , 有爱好者自发成立了“哈学” 。 在互联网尚不发达的时代 , 谙熟哈利·波特系列小说的情节 , 熟练掌握相关魔法知识 , 也算不错的谈资 。
去年疫情期间 , 《哈利·波特与魔法石》4K修复3D版重映 , 仅用了4天 , 票房就突破1亿元 。 在豆瓣网上 , 有93万人评价过这部影片——真心热爱也好 , 为情怀买单也罢 , 这个IP的影响力远远超过人们的预期 。
这个IP本身就像一个魔法 , 用一股出人意料的力量 , 席卷图书、电影、展览、话剧等领域 。 据统计 , 哈利·波特IP目前的总收益达322亿美元 。 直到2017年 , J.K.罗琳仍在享受哈利·波特所带来的红利 , 她以9500万美元的收入登上福布斯作家收入排行榜首位 。
最近 , 北京环球影城开园、哈利·波特游戏在网易上线 , 让人们沉寂一时的魔法之心再次萌动 。 霍格沃茨这个隐秘的空间 , 正以全新的方式回归人们的视野 。 在环球影城的哈利·波特园区里 , 人们可以用魔杖复活植物 , 也能在休憩时喝一杯梦寐以求的黄油啤酒;游戏中 , 玩家既能参加魁地奇球赛 , 也能随时在竞技场里完成决斗 。
但当文学变为IP , 赚钱自然也就成了应有之义 。 激情退去后 , 人们猛然发现 , 自己的钱包不知不觉就被掏空了 。 800多元一件的巫师袍、动辄几十元的游戏皮肤套装 , 本质上都是一样的 , 它们以魔法之名 , 却努力达成最为现实的功利目的 。 或许 , 它们所呈现的哈利·波特 , 已经没法与我们心底的那个故事再度重合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