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适|许纪霖|不合时宜的堂吉诃德——五四时期“新派中的旧派”

胡适|许纪霖|不合时宜的堂吉诃德——五四时期“新派中的旧派”
本文图片

作者:许纪霖
▲ 原文载《史学月刊》2021年第10期 , 图片来源于网络 , 注释略
五四新文化运动的舞台 , 是陈独秀、胡适、李大钊、鲁迅这些《新青年》启蒙知识人的天下 , 然而 , 也有与他们唱对台戏的人物 。 在前期 , 主要是晚清最早的启蒙者“旧派中的新派” , 而在后期 , 则是另一种类型的新古典主义者 , 以学衡派知识人最为典型 。 学衡派是有着古典情怀的新派人物 , 可以称之为“新派中的旧派” 。 他们与清末民初的“旧派中的新派”是不同的 。 所谓“旧派中的新派” , 指的是晚清末代士大夫中的新潮派:康有为、梁启超、严复、章太炎、杜亚泉等 , 这些在晚清领时代风骚的启蒙先行者 , 在新文化运动当中 , 最初一代新潮派已经“老”了 。 他们被一般年轻人视为旧派人物 , 或者说是“半新半旧”人物 , 就像罗家伦批评杜亚泉那样:“你说他旧么 , 他却象新 , 你说他新么 , 他却实在不配” 。 而学衡派与这些“旧派中的新派”不同 , 他们在美国名校受到系统的、良好的学术训练 , 知识系统是新的、西方的 , 然而他们的关怀却以守护中国文化本位为己职 , 与同样是留美归来的胡适这些启蒙知识人为敌 。
从某种意义上说 , 学衡派与启蒙派的论战 , 是新派知识人的内部较量 。 为什么同样是留美学生 , 他们的文化立场截然相反?这与他们的家庭出身、活动场域与“文化惯习”有何关系?学衡派与启蒙派各自接续了晚清以后什么样的知识传统的精神脉络?为什么学衡派在文化主导权的争夺战中不是启蒙派的对手?作为受过新学洗礼的古典主义者 , 他们的观念与行为之间又有一些什么样的矛盾和紧张?本文将对这些问题逐一进行分析和研究 。
一、留美学生的分化
五四新文化运动期间 , 围绕着文化话语权的争论 , 主要是三派知识人的角逐:“老新党”(旧派中的新派)、“新青年”和学衡派(新派中的旧派) 。 从年龄和出身来分析 , 会发现一些很有趣的现象 。
首先 , 三派知识人是前后相继的三个年龄断层之人 。 “老新党”之中 , 梁启超和杜亚泉都是1873年生人;“新青年”之中 , 陈独秀1879年生人 , 李大钊1889年 , 鲁迅1881年 , 周作人1885年 , 胡适1891年;学衡派之中 , 陈寅恪1890年 , 梅光迪1890年 , 吴宓1894年 , 汤用彤1893年 , 胡先骕1894年 , 张鑫海1898年 。 整体而言 , “老新党”是1870年代之人 , “新青年”是1880年代之人 , 而学衡派 , 则是1890年代之人 。 虽然也只是十年左右的差别 , 但在清末民初的大变局之中 , 三代人所受到的教育是不同的 。 “老新党”们是最后一代传统士大夫 , 接受的是以科举为中心的私塾和书院教育 , 之后自习西学 , 虽然吸取了不少新学“词汇” , 但“语法结构”依然是传统的 。 “新青年”们是在科举已经废除的清末接受的教育 , 最初是在亦中亦西的学堂 , 后来是去日本留学(留学美国归来的胡适是个案) , 他们是中国第一代现代知识人 , “语法结构”已经是新的 , 但残留不少旧学的传统“词汇” 。 而学衡派 , 除了柳诒徵等特殊的个案之外 , 大都有机会留学美国 , 他们的知识结构完全是现代的 , 但文化关怀却是古典的 。
从家庭与学校出身分析 , “新青年”四位主将陈独秀、胡适、李大钊和鲁迅 , 皆出身大户人家 , 但早年都有不幸 , 不是父亲早逝 , 就是家道破落 。 陈独秀出身于世家大族 , 但后来破产 , 被陈独秀称为“白胡爹爹”的祖父望孙成龙 , 方式粗暴 , 经常毒打他 , 他后来多次自称是“没有父亲的孩子” 。 鲁迅少年时家道中落 , 深感世态炎凉 , 胡适和李大钊的童年都是孤儿寡母 , 胡适的父亲在他三岁时去世 , 李大钊甚至是遗腹子 , 家庭的残缺不全与童年的不幸 , 刺激出四位“新青年”领袖的叛逆性格 。 除了胡适留美之外 , 其余几位皆留学日本 。 相比之下 , 学衡派几位核心人物多为贵胄之家出身 , 成长之路多受祖荫庇护 。 胡先骕祖父为清末重臣 , 钦点探花 , 后来出任贵州学政 。 其父出身举人 , 官至内阁中书 。 他本人在民国建立之年即留学美国 , 先后就读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和哈佛大学 。 梅光迪出身于宣城望族 , 入学安徽高等学堂、复旦公学 , 考取庚款留美 。 汤用彤的父亲是晚清进士 , 先是在北京顺天府学堂读书 , 后顺利进入清华留美预备学校 。 吴宓也是官宦家庭出身 , 虽然母亲早逝 , 成为叔父的继嗣 , 但也衣食无忧 , 少年在陕西弘道书院求学 , 后进入圣约翰大学 , 随后考入清华 , 成为汤用彤的同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