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刊亭|报刊亭真的没救了吗?不一定
文 杜小铁
到一个陌生的城市 , 在报刊亭买一张当地地图 , 不仅能为接下来的旅行指引方向 , 还能让心灵在陌生的环境中得到慰藉 。
曾经的报刊亭 , 作为中国城市文化景观的一部分 , 散落在城市的各个角落 , 融入一代又一代人的日常生活 。
到一个陌生的城市 , 在报刊亭买一张当地地图 , 不仅能为接下来的旅行指引方向 , 还能让心灵在陌生的环境中得到慰藉 。 在报刊亭前驻足 , 翻开一沓沓报纸、一本本杂志 , 就如同拆盲盒 , 各种最新资讯 , 一次次给予我们数不清的惊喜 。
本文图片
2008年 , 广州 。 /阿灿
然而 , 随着时代的发展 , 如今的报刊亭前门可罗雀 。 “现在很少有人买报纸了 。 人们更喜欢通过抖音、快手等视频平台获取信息 , 它们推送你感兴趣的内容 , 每个视频用户都有自己的风格 , 你还可以发表评论 。 ”一个报刊亭老板说 。
报刊亭 , 从卖方市场到明日黄花
张洁 , 一个在北京生活了50多年的老北京人 , 见证了报刊亭兴起、衰落的整个过程 。
2003年 , 张洁所在的单位搬到青年沟 , 他在楼下的报刊亭买的第一份报纸是《北京娱乐信报》 。 然而 , 2020年年末 , 他在朋友圈里看到同事发的消息 , 得知这家报刊亭关闭了 。
本文图片
报纸承载了一代人的记忆 。 /图·unsplash
张洁有些惊愕——几天前 , 他还拍过它 。
上世纪80年代中期 , 人们撑一把阳伞在街上摆个摊儿卖报 , 报刊亭的前身——报摊出现了 。 到了90年代 , 中国邮政给报摊主建造了漂亮的亭子 , 真正的报刊亭诞生了 。
1992年 , 张洁的单位只有一台电脑可以上网 。 城市发展迅速 , 人们渴望获得大量信息 。 在电脑、手机还未普及的年代 , 在报刊亭里购买报纸、杂志 , 是人们看向外面世界的方式 。
随着报刊亭的建立 , 各类报刊也雨后春笋般迅猛发展 , 满足大众的不同阅读需求 。 除了《人民日报》《南方周末》等传统报纸 , 《北京娱乐信报》《京华时报》等新兴都市类报纸、《读者》《萌芽》等青年文学杂志以及装订精美的时尚杂志也通过报刊亭陆续进入人们视野 。
本文图片
《读者》杂志
彼时的报刊亭 , 是绝对的卖方市场 。
走在街上的都市时尚女性 , 一手提包 , 一手拿一本时尚杂志;而地铁里 , 几乎人人都在通过各类报纸了解新闻资讯 。
同时 , 各类媒体单位也在很大程度上迎合报刊亭的需求 , 以谋一席之地 。 1992年 , 《中国经营报》子报《精品购物指南》正处于创刊发行阶段 。 将报纸送往报刊亭进行售卖 , 摊主将自家报纸摆放在什么位置、哪个封面朝外 , 这都是《精品购物指南》调整编辑方针、实现卖点的最大化需要了解的 。
除了《精品购物指南》 , 《北京青年报》也十分关注报刊亭 , 还发明了“三步五秒理论”——一个人从报刊亭前走过 , 只需要三步 , 时间大概是五秒 , 如果不能在人们路过这一瞬间吸引读者 , 那就卖不出去了 。
本文图片
2019年12月11日 , 76岁的代得福在成都人民公园露天茶园叫卖当天出版的时政类报纸 。 /视觉中国
当时 , 一个报刊亭每月营业额可达500元 。 这是什么概念呢?“那个年代 , 在单位工作的职工的月工资大概是150元 , 我的工资也是200元刚出头 。 ”张洁说 。
- 船夫&新科状元乘船回家,船夫随口说出一上联,状元却至死都没对出来
- 陈珊|完美伴侣:没有家庭,事业成功的意义又在哪里?
- 职业年金|职业年金待遇能领完,是真的吗?政策是如何规定的,还有4个细节
- 内阁首辅$女子出一上联:一杯清茶,解解解元之渴!解缙至死都没对出下联
- 潘涛$呼兰大侠真的存在吗解密80年代的呼兰悬案!
- 研究员#看看曾翔写的春联,真的能辟邪
- |男子钓到一条4.3斤的草鱼,没想到却被警方刑拘!爱好钓鱼的要留心了!
- 大学生|692分考入人大,因为专业选错没工作,如今她只能靠低保生活
- 酒楼!南宋落魄书生在酒楼题了首打油诗,没想到成为经典之作,口口相传
- 云梦泽#古代诗句中出现的那些好听地名, 真的甩现代地名几条街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