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泽厚|李泽厚:中国艺术意境的最高层次是禅境( 四 )


也许德国马克说的不无道理 , "没有一个伟大的 , 纯洁的艺术是无宗教的 , 艺术愈宗教化 , 它就愈有艺术性 。"这不仅意味哲学、宗教、艺术在真、善、美的顶点都殊途同归 , 达到最高级的境界是"纯洁艺术"审美境界 , 也意味着书画家作为一个艺术家与佛教禅僧作为一个彻悟者都要求精神上的解脱 , 要求人的本质在与在"道"的拥抱中得到自由的飞翔 , 达到如此“纯洁艺术"的顶峰 , 才能领略宗教与艺术的真谛 。
佛教艺术从魏晋"有"的实相到宋元"空"的意境 , 这一切 , 既标志着宗教借艺术的形式使艺术成为宗教的艺术 , 又标志着宗教由艺术走向美学的历史进程 。佛教主观上想要求艺术为宗教服务 , 而客观上却刺激了艺术的兴盛 , 特别是宗教艺术的兴盛 。
宗教空洞抽象的说教 , 不可能引起人们的美感 , 而宗教的修炼一旦与对象的形式因素和形式结构结合起来 , 就可能产生审美愉悦 , 这种审美愉悦一旦与强烈的情感和想象力结合在一起 , 就可能迸发出震撼人心的美感力量 。这就有可能从宗教的心理意识转向审美的心理意识 , 由宗教的"顿悟"变成审美的"妙悟" , 从而构成中国古典类学中独特的禅境意象 。由这种禅境意象所流露出的"超绝之美" , 纯素之美 , 也就是人们常说的"逸格"和"平淡天真" , 始终成为中国艺术的最高的向往 。
李泽厚|李泽厚:中国艺术意境的最高层次是禅境
文章图片
徐渭 驴背吟诗图 纸本墨笔
佛教作为一种文化在流传、影响华夏文化的最大一面 , 似乎不是它的天国信仰 , 而是它的哲学、艺术和审美 。正如有位美学家所概括的那样:
中国哲学的趋向和顶峰不是宗教 , 而是美学 。中国哲学思想的形成不是从认识到宗教 , 而是由它们到审美 , 达到审美式的人生态度和人生境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