迪奥|托卡马克之冠:迪奥“阴间风”宣传照,背后是思想殖民
【文/观察者网专栏作者 托卡马克之冠】
打着现代的旗号 , 搞19世纪的把戏 , 这就是迪奥最近干的事 。
我不知道大家看到《迪奥与艺术》展中那组“中国风”的宣发照片后有何感受 , 我自己是被结结实实地恶心到了——阴鸷的表情 , 乖戾的神色 , 用眼影和眼线把眼睛描得又细又长 , 脏污油腻的头发 , 满清式的指甲套 , 厚到能挡子弹的腮红 , 像是巫婆捧着魔药似的捧着手包 。
本文图片
迪奥发的通稿上 , 对这组照片的定义是“中学为体 , 西学为用” 。
换言之 , 油腻的头发、浓厚的腮红、满清指甲套、满脸小雀斑 , 再加一对眯眯眼 , 这就是迪奥眼里的中国形象 。
这种观念不是迪奥一家公司的问题 , 这甚至不是我们这个时代的问题 , 这是一种有着上百年历史、在整个西方有着广泛基础的社会问题 , 是西方国家数百年殖民历史在文化层面上的映射 。 它有一个相对正式的名字:东方主义 。
“东方主义”源起
东方主义一词出自巴勒斯坦文学批评家爱德华·萨义德(Edward Wadie Said) , 他在自己的著作《东方主义》中极其犀利地指出过:西方社会公众文化中的阿拉伯和中东地区 , 不是真实存在的中东和阿拉伯地区 , 而是西方人凭借自己的想象 , 用一些引进自阿拉伯地区的文化符号进行点缀 , 以服务于西方社会文化产品消费需要为目的 , 人为捏造出来的虚构形象 。
这种文化形象通常包含了极为强烈的偏见 , 主要目的不是为了客观揭示一个地区的人文风物 , 而是为了满足西方社会包含了猎奇、浪漫、异域风情甚至审丑的精神需要 , 因此其中必然包括了大量虚假、错误、扭曲甚至张冠李戴式的文化符号堆砌 。
用萨义德自己的话说 , 在很长一段时期 , 西方社会对中东和阿拉伯地区的理解 , 就是一个充斥着肚皮舞娘、椰枣树、金字塔和狮身人面像的大沙漠 。
萨义德的这些话是针对中东地区说的 , 但对于中国而言 , 这些话也同样适用 。 实际上 , “东方主义”一词的适用范围如今已经不仅限于中东和阿拉伯地区 , 同样还包括其它曾受到西方列强殖民侵略的地区 , 例如东亚、东南亚、南亚、非洲、南美等地区 。
这些曾被西方国家殖民过的地区无不是东方主义的受害者 , 在殖民者及其后代对这些地方充满浪漫和猎奇的刻板印象中 , 有摘取出来的文化片段 , 有先入为主的凭空想象 , 更有殖民者的异域风情 , 唯独没有真相 。
比如傅满洲 , 这就是一个典型的东方主义捏造出来的形象——两撇八字胡、阴阳怪气的僵尸脸、细长的眼睛、比手指头还长的指甲 , 一肚子坏水 , 整天盘算着各种卑劣的阴谋 , 做事毫无下限 , 不择手段 , 还满脑子都是颠覆西方社会的诡计 。 傅满洲完全就是以东方主义为叙事手法 , 以满足处于排华浪潮中的美国白人社会的心理需要而创造出来的虚构形象;而迪奥的这组照片 , 不过是这种陈年恶疾在当下的突然发作而已 。
本文图片
影视作品中的傅满洲形象
再比如著名的西方舞台剧《西贡小姐》 , 这也是一部典型的东方主义产物 。 一个越南妓女 , 死心塌地地爱上了白人男性 , 白人男性可以把她抛弃 , 任由她做妓女 , 而越南妓女不仅对白人男性无限包容 , 还可以给他生孩子 , 独自一人抚养孩子 , 付出自己的一切 , 甚至放弃生命 。 尽管被抛弃、被辜负 , 但她一点都不怨恨白人男性 , 还处处为白男考虑 , 甚至动手杀人 , 而美国就是她永远可望不可及的天堂 , 只要能让自己的孩子去美国 , 纵做鬼也幸福 。
- 马克思主义!安徽师范大学一盏“思想之灯”亮了30多年
- 马克·夏加尔|把爱与乡愁装进梦里(经典流芳)
- 布赖恩·马克·泰勒#这才是顶级风景画该有的样子——表现技法臻于化境的大师布赖恩
- 墨燃&纯爱文推:我醋我自己!墨燃、纪珍珠贼可爱,迪奥先生请求出战
- 梅根·马克尔|卡米拉追随梅根与凯特脚步,开展新事业:万众反对,真能成英王后?
- 资本主义#重读马克思:为什么劳动被异化特别令人不安?
- 资本主义|重读马克思:为什么劳动被异化特别令人不安?
- 农嫩布鲁赫!马克斯·农嫩布鲁赫 的艺术作品,怎一个美字了得
- 工作者$安徽合肥开启首届马克笔绘画展
- 艺术|安徽合肥开启首届马克笔绘画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