迪奥|托卡马克之冠:迪奥“阴间风”宣传照,背后是思想殖民( 二 )


【迪奥|托卡马克之冠:迪奥“阴间风”宣传照,背后是思想殖民】迪奥|托卡马克之冠:迪奥“阴间风”宣传照,背后是思想殖民
本文图片

西方的这种思想癌症由来已久 , 萨义德在他的《东方主义》中如此评述过:与所有那些被赋予诸如落后、堕落、不开化和迟缓这些名称的民族一样 , 东方人是在一个生物决定论和道德-政治劝喻的结构框架中被加以审视的 。 因此 , 东方就与西方社会中的某些特殊因素(罪犯、疯子、女人、穷人)联系在了一起 。
萨义德这话说得比较文邹 , 用通俗话来说就是:不把东方社会描述得那么黑暗堕落 , 怎么体现出西方社会的光明伟岸呢?不用这种东方社会把人变成鬼、西方社会把鬼变成人的对比叙事来描述西方以外的社会 , 怎么满足殖民者及其后代无处不在的显摆欲望呢?
在西方社会眼中 , 东方总是意味着落后、古朴、神秘 , 有着一种异域风情 , 是属于西方社会的诗与远方 。 因为落后 , 所以头发油腻脏污;因为古朴 , 所以头上带着两块钱的地摊货;因为神秘 , 所以脸上的眼影厚得能用来涂墙;因为异域风情 , 所以面带狡黠地抬着迪奥的手包 , 像做贼一样端详着 。
东方主义由来已久 , 它最初起源于古希腊时期 , 当时希腊的很多辩经爱好者特别喜欢对远方的其它国家进行虚空想象 , 这种想象往往来自于商人、士兵或者旅者的流言蜚语 , 信息是高度失真的 。
例如古希腊史学家希罗多德就在他的著作中这么描述过印度地区种植的棉花:那里还有一种长在树上的绒毛 , 这种毛比羊身上的毛还要美丽 , 质量还要好 。 印度人穿的衣服就是从这种树上获取的 。
当时的欧洲没有棉花 , 于是西方人望文生义 , 根据希罗多德的描述为棉花画了这么一幅配图:
迪奥|托卡马克之冠:迪奥“阴间风”宣传照,背后是思想殖民
本文图片

羊身上长着毛 , 而树上长着羊 , 这就是当时西方人想象中的“棉花树” , 非常典型的符号+想象得出的混合产物 。
东方主义的高峰期是19世纪欧洲全球殖民时代 。 在那个时代 , 蒸汽机和铁路带来了交通运输的极大便利 , 无线电和邮政让信息传播大幅加快 , 基础科学的突飞猛进让人类对世界的认知大幅提升 , 但这些成果基本上都被西方社会所独占 , 而它们凭借着这些成果在世界各地殖民扩张 , 随后把殖民见闻带回本土 。
于是 , 为了满足本土社会对于远方的猎奇想象 , 各种来自殖民地的社会符号被带回本土 , 经过一番加工之后就成了各种口味的东方主义 。
比如“南美的食人族酋长” , 脸上涂满油彩 , 赤身裸体 , 身上绑两片树叶 , 头上戴个羽毛冠 , 然后吱哇乱叫吓唬观众 , 再来点喷火表演 , 配上一个一惊一乍大呼小叫的主持人 , 很快就能让不明所以的观众掏出大把钱财 。 实际上这个“食人族酋长”可能只是从北美雇来的一个农民 。
再比如“神秘的波斯肚皮舞娘” , 一般来说是在昏暗的灯光下 , 伴随着曼妙的音乐 , 厚重的帷幕缓缓拉起 , 一个身姿曼妙佩戴面纱的女性 , 在舞台上翩翩起舞 , 身上再盘条蟒蛇什么的效果更好 。 这个“波斯舞娘”可能只是某个欧洲剧场的失业演员 。
那时候欧洲甚至还有“人类动物园” , 把从非洲和美洲掳来的原住民关在动物园里 , 让他们模拟欧洲人预设出来的土著人生活场景 , 供欧洲人围观取乐 , 这种鬼把戏一直持续到20世纪50年代才结束 。
迪奥|托卡马克之冠:迪奥“阴间风”宣传照,背后是思想殖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