围棋|棋海拾珠|枰声局影论英雄 染指黑白点乾坤

在中国传统文化的乐章中
这围棋的落子声究竟始于何时 , 起于何处
恐怕已难以寻觅
然而 , 千百年来
黑与白的纠缠 , 木与石的对话
最简单的物质形态演绎着
人类最复杂的心智较量
于是 , 这丁丁棋声
便得以穿越时空岁月 , 延绵至今
围棋|棋海拾珠|枰声局影论英雄 染指黑白点乾坤
本文图片

陕西咸阳出土一石棋盘 , 边长66.4厘米 , 厚32厘米 , 磨制光滑 , 周饰一圈二方连续菱形方格纹 , 盘面以黑线画出棋格 , 纵横十五道 。 考古证实:此物出自西汉中晚期 。 这应该是我们所见到的最早的围棋盘实物了 。
再往前追溯 , 从原始氏族社会的彩陶器中 , 我们也依稀找得到围棋的蛛丝马迹 。 这些图案线条匀称 , 格子整齐 , 道数多为十至十三道不等 , 因此 , 被考古学家称之为“棋盘纹”图案 。 围棋的制式以道划分 。 若要争个胜负 , 从理论上说 , 至少要七道 。 道数愈多 , 变化也就愈多 , 从简到繁 , 经历了一个漫长的演变过程 。 在这期间 , 多种制式和平共处 , 直至隋唐才渐渐归一 。 中国古代数学名著《孙子算经》写到:“今有棋局方一十九道 , 问棋几何?答曰:三百六十一 。 ”由此看来 , 我们今天所用的十九道盘 , 在隋唐时期已成为通行的标准制式 。 河南安阳出土的隋代张盛墓中 , 就有一具瓷质十九道盘 。
自古有棋即有棋局
围棋|棋海拾珠|枰声局影论英雄 染指黑白点乾坤
本文图片

围棋|棋海拾珠|枰声局影论英雄 染指黑白点乾坤
本文图片

围棋盘的材质 , 有木、石、瓷、纸、织锦、金玉等等 , 其中又以木质为多 。 晋人曹摅曾在《围棋赋》中涉及棋盘的制作:“局则以邓林之木 , 鲁班所造 。 规方砥平 , 素质玄道……”古人曾用桄榔木、桑木、檀木来制作棋盘 , 而最常见的要数楸木了 。 据说这种制法最早始于齐武陵王萧晔 。 唐代刘存在《事始·侧楸棋局》中有这样的记述:“自古有棋即有棋局 , 唯侧楸出齐武陵王晔 , 始今破楸木纵横侧排 , 以为棋局之图 。 ”在古诗文中 , 我们常见到“侧楸敲醉醒” , “闲对楸枰倾一壶” , “井里交连侧楸局”等诗句 。 可见 , 侧楸盘在当时的士大夫阶层中广为流行 。
木质棋盘工艺精美、制作简单 , 但置于户外 , 恐又经不住大自然的风霜雨雪 , 于是人们想到了石头 。 在园林胜地 , 楼台庭院 , 或是寺庙古刹 , 常可见到石上刻出的棋局 , 刀雕斧凿 , 古朴坚固 , 一任岁月侵蚀 。 唐代诗人吴融“锡倚山根重藓破 , 棋敲石面碎云生”的佳句 , 将这石棋局的妙处 , 一语道破 。
另一类石棋局则是天然的 。 如四川灌县灵岩山 , 有棋盘石 , 相传有仙人弈棋于此;黄山棋石峰 , 亦为仙人对弈之处;宝庆城南五里 , 诸葛亮曾在此宴宾着棋……这些传说从何而来 , 没有人说得清楚 , 多半是一俟发现有块石头生得像块棋盘 , 便有好事者将神仙或半人半仙的英雄附着其上 , 平添几分浪漫传奇而已 。 有棋盘 , 当然就得有棋子 。 正是这黑白相间的尤物 , 几千年来 , 惹得多少人如痴如醉 , 欲罢不能 。
弈翁之意不在棋
围棋|棋海拾珠|枰声局影论英雄 染指黑白点乾坤
本文图片

中国古代围棋子的形状一般为圆形 , 上下两面凸起 , 也许由于这种棋子摆在盘面上不够稳当 。 明代以后 , 逐渐改良成一面平 , 一面凸 。 而日本一直沿用的 , 仍是中国古式两面凸的棋子 。 在古汉字中 , “棋”字有两种写法 , 一种从木 , 另一种从石 。 事实上 , 古代围棋子的制作材料 , 也不外乎木石两种 , 只是木棋子的重量、坚硬度、手感均不甚理想 , 棋局逐渐被石棋子一统天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