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棹|青年说|林棹《潮汐图》:用魔幻的蛙,讲述生命与尊严的故事( 五 )


林棹:小说作者借助各种方法、技巧 , 史料、方言、想象力 , 只为达成虚构的真实 。
林棹|青年说|林棹《潮汐图》:用魔幻的蛙,讲述生命与尊严的故事
本文图片

龙舟 , 漠阳江 。 摄影 林棹
澎湃新闻:这部小说的语言也非常特别 。 我想 , 小说斑驳、茂密的气质固然与小说内容涉及丰富的物种、物件有关 , 但也离不开融合了多种元素的小说语言 。 小说开篇写珠江水上人家就使用了不少粤方言 , 还包括粤地歌谣、民歌 , 谚语 , 它们回溯了一种历史情境 , 让说话人变得生动、立体 , 但也可能为一部分读者带去了一定的阅读难度 。 写完这篇小说 , 你对方言写作有了哪些新的体会?
林棹:飘浮在空气里的词语可以定义那个地方 。 假如要搭建一角有实感的、19世纪上半叶的广州 , 粤方言是一个必选项 。 《潮汐图》的粤方言其实是“方言的虚拟” , 是一种高倍稀释的喷雾 。 喷雾配方是需要反复斟酌、试验的——采取何种浓度?使用何种溶剂?“汉语”的内容、内涵太丰富了 。
澎湃新闻:还能感受到 , 语言风格在三个篇章之间是有变化的 , 你似乎对说话人的国籍、身份、地位也有特别的考量 , 似乎着意用不同的语言、说话方式营造一种与故事、环境相合的气氛 , 也在潜移默化地引导读者与你站在同一个观察点 , 分享一种看待历史与故事的视角 。 所以除了方言写作方面的探索 , 这部小说对人物与叙述者的声音、语气有怎样的用心?
林棹:我试着逐渐增加蛙的词汇量 , 也试着让她向不断变换的主人学习新词和新句法 。 她在H身边学到许多博物学词汇 , 在动物园学了点儿流里流气的脏话 , 在老教授那儿搞到一点地质学用语 。
林棹|青年说|林棹《潮汐图》:用魔幻的蛙,讲述生命与尊严的故事
本文图片

广州地区灰塑工艺 。 摄影 林棹
想要开辟一个虚构时空 ,
看看短暂的换位能否实现
澎湃新闻:博物学家H是这部小说非常重要的人物 , 他的出现影响了巨蛙的一生 。 我对这个人物的感觉特别复杂 , 觉得他既冷血又狂热 , 既可怜又可叹 。 把他的身份设定为博物学家 , 似乎包含了对“现代文明”的一种反思:博物学是人类文明的成果 , 但它是以科学的名义 , 尽可能地网罗珍稀物种 , 将一切与人类(其实是白人)不同的物种定义为与人类对立的奇观 , 圈养起来供人参观 , 满足猎奇心理 , 或是送上解剖台 , 成为实验对象 , 人类自身也因此从与动物和谐相处的关系中独立出来 , 成为高贵的同时也孤独的物种 。 此时的人类是骄傲的 , 疯狂的 , 此时的文明也是残酷的 , 野蛮的 。
你对H这样的人 , 或者说你对“现代文明”本身 , 有着怎样的思考?在小说的结尾出现了一个湾镇的老教授 , 他是“业余”博物学家 , 气息与H就完全不同 , 是不是越“专业”反而越容易偏执?H这样“科学”的“博物学家”与传统意义上博闻强识、具有通达见识的“博物学家” , 你会对此做有意识的区分吗?
林棹:“文明”是一个太大的概念 , 它不断不断地重新定义、划分“我们”与“他者” 。 文明的理想大约是终有一天 , 所有的“他者”都成为“我们” , 一视同仁地共享理解与爱 。 《潮汐图》想要开辟一个虚构时空 , 在里面我们短暂地、片面地代入“他者” , 变成动物、风、弱势群体、恶贯满盈的坏蛋、老人 。 我关心这种微小的、“我—他/她/它”换位能否实现 。
澎湃新闻:看到第三章 , 帝国动物园的故事也让我有点恍惚 , 仿佛这个动物园不仅存在于19世纪 , 也存在于今天 。 事实上 , 《潮汐图》里写到的生命特别牵动人心:看到明娜用“丑八怪”形容巨蛙 , 会觉得心疼;看黑白牛、大象贾姆卜、阿布-阿拔斯这些动物的遭遇 , 会觉得难过;看袋狼、粉头鸭在注释里已经是灭绝的存在 , 也觉得百感交集 。 所以这部小说也暗含着你对大自然生命体的某些反思 , 对于人类中心主义带来的对自然过度入侵的一些隐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