练字!“伪”创作一段书论,对练字有些感想

继续写《学书笔记》
一、
十月七号晚上写了一些字,内容是一些精简的书论小段。因较懒的缘故,同一天所写内容的落款时间是一天接一天延后,大概从十月七号写到了十月十几号。
这也能让人从侧面了解我写字是“勤奋”的,日日不废,但谁也没想到这是一个懒汉,三天不练字,练字练三天,平时录视频写专栏也差不多,通常一两天写出半个月的量,然后有时间就发一些。
我这种习惯并不好,毕竟通常高手都很勤奋。不过我发现这种练字习惯有一个优点,就是随时可以“停”下来,展望一下未来,回顾一下过去。
解释成人话就是在探索和反思上花的精力比练字要多,这大概是曾经走多弯路的后遗症。然而结果总是好的,愿意在探索与反思上多花些功夫,那就会在认知上得到比别人更深刻的理解。
这也是我反复在文章视频以及专栏中不断强调“思考”很重要的原因。当然,如果有能力做到屁股和脑子双向勤奋,更好。
二、
一句书论:学书在玩味古人法帖,悉知其用笔之意,乃为有益。
像我这么懒的人练字还能时常变风格,不是水平多高,其实就在于一句“悉知用笔之意”。
塑造风格在很多人看来需要很长时间,临很多帖。但事实上这并不是一件难事,在古代一流名家的作品中,通常20-30岁的作品就已经初步定型,成熟期一般都在50岁以后,这中间二三十年基本不变换风格,只是在技、意、韵、势等上进行巩固和完善。
练字!“伪”创作一段书论,对练字有些感想
文章插图

对于现代人而言,由于学习资料丰富,也可以在这个年龄阶段就可以完成对基本风格的定调。如果完不成,无外乎三个原因,要么练习时间不够,要么写字天赋不够,要么没学习方法。
时间和天赋是一个比较“虚”的东西,很难把握,有人学五六年就能找到一些个人风格,比如科班一类,有人学十来年就能找到,比如自学一类。其实归根结底的差异在方法上,天赋其次,时间再次。
读古人书论,不是要去听他讲了什么道理,说了什么事实或猜想,而是要学“他们的学习方法”。很多人不明白这一点,为了学古论专门找一些解释古论的视频,诸如黄简讲古论一类。
学多了有没有用呢?只要是学肯定有用,但问题是学到的东西能不能落实到实践上。如果仅仅是学了一些翻译古论,解释一些古代书论小频率词汇的技巧,好像除了丰富自身文化基础,评论吹水时能显摆两句,对练字也没什么帮助,对吧?
这也就是说为什么古代几百万字书论,看多了之后就会发现有用的东西精简下来不过一两万字。
学书在玩味古人法帖,悉知用笔之意,乃为有益。
读起来多像一句废话,谁不知道练字要看帖呢?谁不知道练字要学笔意呢?这句话在大多数初学者看来,研究价值比诸如“揭笔、打笔、战笔、蹙笔、息笔、押笔、 结笔、憩笔”等差远了。(上边这些都是我随手查的,80%我不知道啥意思)毕竟这些词汇都对应着一种笔法动作,一种笔画形态,学一个赚一个呀。
这就是初学者对书法认知的误区。
原因在专栏里最少解释过两三次,就不细说了,动词加名词,无非就是让你脑子里产生一个画面而已。
练字!“伪”创作一段书论,对练字有些感想
文章插图

但凡涉及到一些形态比较怪异的“起行收提按转折”笔,都会有一个怪词儿来解释。但问题是你已经有墨迹了,还有必要去臆想什么笔法的画面吗?
这些熟能生巧的东西为什么要浪费脑子呢?象形文字,就是模仿外形创造的,我们基因里就带模仿能力,看见一种笔画形态,你可以不知道它怎么称呼,有什么用,但摸索一段时间后,一定能弄清它是用什么动作完成的,并可以尝试模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