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绪@儿童成长中的“情感焦虑”从何而来?( 三 )


《情感学习》编写于21世纪初,所考察时段则集中在19世纪中后期至20世纪70年代。书中展示,虔诚从人与上帝的宗教性超验关系,转变为包含了追求美德、尽社会本分、孝敬父母、善待邻人等意味;同情心联系着殖民关系式微后不同世界之间的人群交流;同理心隐含着身份政治时代跨越社群的沟通;对爱的理解也容纳了晚近对于社会、家庭中同志情谊的态度……世界的变动带来情感及其感受方式的变化,背后是相较以往的亲子之间、人与人之间更为民主、平等的趋向。但不应遗忘的是,我们仍然身处“现代”,即便在已然铺展的全球化、后现代之中,似乎消弭了的阶级、性别、种族等界限,或许又以别样的方式不断重临、加剧。
于是,现代的历史仿佛可以部分简化为这样一个过程:人们经过长期努力,将自己与他人分离开来,构筑壕堑将自己与社会隔离开来,因为社会的压力已经不堪忍受。而个体追求的独立、自由、平等似乎达成,又愈加迫切。“情绪社会化”或“情感学习”的重要意义,或许不仅在于各种内在和具体的情绪及其学习方式,更在于它所提示的历史维度和外部指向——成人为孩子改造或创造了怎样的社会来生活。
日本民俗学家柳田国男在《孩童风土记》里回溯道:“为孩子琢磨游戏的方法,这在过去的父母仿佛根本就没有去做。而孩子一点儿也没有感到寂寞无趣却蛮有精神玩着长大了。”
今天虽难以“追寻逝去的时光”,但了解这一点也可为炙烤在“爱与焦虑”骄阳下的当代家长,提供几分想象的清凉吧。或许父母对于子女所能尝试的,正如鲁迅《我们现在怎样做父亲》里所说,“应该健全的产生,尽力的教育,完全的解放”;也像是《情感学习》结语的期许:“只有当读者愿意放弃他和书籍的安全距离并使自己成为故事一部分时,幻想国才能够获救。”
所以,走向社会,投入生活,从阅读开始吧。
作者 | 薛羽
编辑 | 申婵
校对 | 陈荻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