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图片
《防空洞里的抒情诗:1930-1950年的中国新诗》
本文图片
《剑桥中国文学史》
本文图片
《穆旦诗集》
穆旦(1918-1977)是一位命运颇为坎坷的现代诗人 。 他早年就读于清华大学与西南联大外文系 , 受到著名文学理论家燕卜逊(William Empson)、诗人闻一多和冯至等人的影响 , 写出了《合唱》《防空洞里的抒情诗》等作品 。 1942年 , 抗日战争进入白热化阶段 , 穆旦参加中国抗日远征军赴缅甸作战 , 在胡康河谷与印度东北的热带雨林中九死一生 , 后来撤退到了印度 。 抗战结束后 , 他曾在沈阳担任《新报》主编 , 这份报纸因抨击国民党政府的腐败无能 , 很快被取缔 。
1949年 , 穆旦赴美国芝加哥大学留学 , 学习英语文学以及俄语文学 , 回国后曾担任南开大学外文系副教授 。 晚年的穆旦以翻译英语、俄语诗歌为主 , 诗歌创作变成了“潜在写作” , 作品在去世之后才为读者所见 。 和新诗史上不少诗人一样 , 穆旦也是一位在逝世后才被“重新发现”并进入文学史的作家 。 穆旦诗歌的海外译介情况也与此类似:虽然上世纪40年代即已开始 , 却在上世纪80年代后才真正得到广泛传播与接受 。
走向世界的最初尝试
穆旦诗歌在海外的译介与传播最初是由他的一些诗友以及他本人推动的 。 1946年 , 穆旦的同学、英国文学研究专家王佐良在伦敦《生活与文学》(Life and Letters)杂志上发表一篇英文文章《一个中国诗人》 , 介绍当时还是青年的穆旦 , 这是海外第一篇专门介绍穆旦的文章 , 与国内对穆旦的评介几乎同时 。 王佐良这篇文章虽然看似略微偏颇 , 却不乏洞见 , 他在文中提出了“穆旦之谜”的说法 , 认为他一方面最善于表达当时中国知识分子的特定心情 , 另一方面他最好的品质却全然是非中国的 。 不过 , 王佐良想表达的并不是穆旦照搬了英国诗人的诗风 , 而是他的创新性:“最好的英国诗人就在穆旦的手指尖上 , 但他没有模仿 , 而且从来不借别人的声音唱歌 。 ”王佐良更为强调的是穆旦身上那种“受难”的品质 , 这种品质在“中国式极为平衡的气候里”是相当罕见的 , 穆旦的优点在于“以他孩子似的好奇”“去爬灵魂的禁人上去的山峰” , 这些观点对于后来的海外研究者也颇有影响 。
1949年至上世纪50年代初 , 穆旦在美国芝加哥大学留学 , 学习英语文学以及俄语文学 , 同时也尝试进入英语文坛 。 他将自己的一些诗作翻译成英文 , 其中有两首被收入到1952年出版的《世界诗歌金库》(A Little Treasury of World Poetry: Translations from the Great Poets of other Languages)中 , 分别是《饥饿的中国》(选一)、《诗八首》(选一) , 这本书收录的中国现代诗人还有闻一多(3首)、冯至(3首)、李广田(1首)、卞之琳(2首)、何其芳(1首) , 穆旦是其中最年轻的诗人 , 可见编者对其作品的认可 。
从诗名不彰到闻名欧美
上世纪50年代中到70年代 , 海外很少出现关于穆旦的翻译与介绍 。 比如1963年在美国出版的《二十世纪中国诗选》(许芥昱编译) , 虽然广泛选入了“五四”以来的44位诗人的作品 , 其中包括郑敏、杜运燮等穆旦同代人的作品 , 却未选入穆旦作品 。 可见其时穆旦诗名不彰 。
- 西装|《不会恋爱的我们》来袭,金晨化身霸总,恋上“小狼狗”王子异
- 唐寅|弘治十二年的那场唐伯虎科举舞弊案,吴宽信札揭露实情!
- 希腊人$古希腊眼里的中国,犹如“神族”一般,中国人看了都难以置信
- 园林&从王安石到陆游的诗句只过了一百年,扬州却成了宋金两重天
- 古诗词#关于王昭君的古诗词集锦
- 郑兵$「诗歌欣赏」郑兵:那条河
- 王之心&四本开局就惊艳读者的小说,一看书名就想入坑,书荒的你值得拥有
- 冷兵器#名字最好听的九种冷兵器,风翅镏金镗上榜,第一你绝对想不到
- 满山川@采撷日光的暖意,走进冬之素简
- 异途&庞大的反精英阶层让王朝由腐朽走向毁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