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西的皇家园林,素有“三山五园”之说 。遗憾的是,“五园”中的圆明园、畅春园、静宜园、静明园,因英法联军、八国联军劫掠、焚毁,多已不存,只余清末复建的颐和园 。日前,晚清舆图孤本《香山路程图》现身拍卖场,这本小册子被认为是慈禧太后随身携带的香山旅行手册,它清楚地复原、展示出清末京西的人文地理,也让人们得以一窥“三山五园”的真容 。
翻开这本小册子,《香山路程图》描画得非常详细,沿着御路去北海南门,过金鳌、御河桥,经畅春园(图中只余基址)、圆明园……再到香山的静宜园 。可以想象,当时慈禧到静宜园喝茶,走的正是这条御路 。
专家判断,《香山路程图》为宫廷绘画机构如意馆所绘,是光绪皇帝、慈禧太后御制并御览的舆图,蕴含着丰富的历史、地理、水利、绘画信息,对研究北京历史、民俗、建筑、河流、园林景观,甚至是植被情况都有很大的价值 。由于两岸故宫均未见同款收藏,可谓存世孤本秘笈 。
荣宝斋团队对图中展现的所有景点都做了详细的分析,包括建筑的建成、兴盛、遭受掠夺、焚毁再到重建的过程 。梳理之后,此图绘制的时间被精确到非常小的范围 。
画中的颐和园新建宫门,于1891年完工;画中的海军衙门,是1885年成立,到1895年裁撤的;由此可知,此图应是1891年颐和园新建宫门之后,1895年海军衙门裁撤之前、颐和园二次修毕时所绘 。
另外,书中还出现了各种形式的碉楼、火车轨道、牌楼以及一些只在特定历史时期存在的景物 。比如,万寿寺就是1894年重修、1900年又被八国联军烧毁的 。
1891年到1895年这一绘制时间非常特殊 。1860年英法联军第一次侵略北京,就对圆明园、畅春园、静明园、颐和园(清漪园)进行了掠夺、焚毁,还组织500人以游春的名义,对“三山五园”中的最后一座皇家园林——静宜园进行了抢掠 。
1860年到1900年间,清廷对颐和园、圆明园进行了局部重建,这段时期算是中国皇家园林最后的一个建筑高峰,直到八国联军入侵才终于沉寂 。
之前的一些资料记载中说,静宜园自1860年没落,一直到了1949年以后才进行重建 。但在《香山路程图》中,却描绘了静宜园全景,包括东宫门、新建宫门、北宫门、档房等,是相对完整的 。
为此,荣宝斋团队专门查阅了台北故宫藏的《静宜园已修各工缮单》 。原来,在1888年至1900年间,慈禧在重修颐和园时,捎带着由样式雷家族对静宜园进行了二次重修 。文献和图册相互印证,使静宜园重修的历史得以浮出水面 。
《香山路程图》还有一个特点,就是有大量的“贴黄”,这是宫廷绘画和舆图所特有的一种形式 。“贴黄”上都有工整小楷,直观地告诉观者图中建筑的名称,甚至是距离 。值得注意的是,清宫画家在绘制舆图时,借助了科学测绘仪器,绝不是凭空想象 。
舆图是古代的地图 。17世纪,西方传教士带来了新的制图方法 。在此基础上,清代组织经纬度测量和三角测量,先后绘制了《皇舆全览图》《皇舆全图》《内府舆图》,是中国地图学的重要发展时期 。
《香山路程图》属于形象画法,突出描绘御路、桥梁、村镇、津渡、驿站、塘铺、衙门,每段道路皆注记里程,反映了古今交通道路的传承与变迁 。图中以山脉、河流、城池、建筑为基本要素,着重绘出联系城镇间的道路,以体现沿着道路行进时向两侧观看的亲身体验 。
故宫博物院研究馆员翁连溪说,相比卷轴,线状书显然更容易查阅,“《香山路程图》传袭清代中期康熙南巡图之构图,是目前国内仅见的清内府彩绘舆图的线装本” 。北京大学建筑与景观设计学院副教授李溪则认为,《香山路程图》很可能是慈禧太后出行随身携带的“旅行指南” 。
- 春节$湖州图书馆将开展40余场春节送福活动
- 感觉|?品黄香九画“猪”
- 我们的天才儿子|《我们的天才儿子》常来的浙图,浙图找出了他的翻译十部作品
- 童书书单
- 概念图!韩媒发文又在文化方面发起挑战,这回是跟日本争“妖怪”
- 国家图书馆&国家图书馆举行“古籍里的春联” 发布暨春联书写活动
- 少妇$聊斋·瞳人语:重瞳人的诞生
- 乐·观空间@组图:“乐·观空间”首展开幕 展现“一老一小”特色文化的交融和传承
- 中国经济#2021年度经济学图书有三个特点:思想性、历史叙事及学科交叉
- 应届生|年底找工作为何那么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