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美国教科书中的孔子,视角与我们大不相同,却值得我们深思
孔子在春秋时期的宋国出生,子姓,孔氏,名丘,字仲尼。是中国古代的思想家、教育家、政治家,曾在十四年的时间里和弟子周游于各国,孔子在晚年修改和订正了六经,即《诗》《书》《礼》《乐》《易》《春秋》。
孔子是当时社会上的比较博学的学者,在后世有孔圣人、至圣、至圣先师等尊称。孔子代表的儒家思想在中国和世界都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孔子在中国受到重视,主要是因为在汉武帝罢黜百家后,孔子思想所代表的儒家思想就独占鳌头。
文章插图
一、中国人眼中孔子
孔子认可天命,但是更强调的是人的自我努力。他在面对天下混乱的局面时,会通过自己的努力去改变这种形势。自从开始广泛传播孔子思想以后,中国民族精神就是以依靠人的勤奋,而不是以寄托天命的思想为主,这种思想不断得到进步成长,最后变成我们自强不息的传统。
在中国文化里儒学文化延续至今。它涉及面积大,范围广。我们在了解孔子是从“礼”与“仁”的方面出发,在“君子义以为上”,“好仁者无以尚之”了解曾经各国用“德治”或“礼治”来管理国家。在“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中了解孔子以人为本的思想。
孔子说:“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让我们拥有求实的态度。孔子说:“吾非生而知之者,好古敏以求之者也”,是让我们对待学习应该是“不耻下问”,“学而不厌”。孔子说:“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让我们将学习和思考结合。“求也退,退也进之;由也兼人,故退之”让我们面临不同的人使用不同的方式。在我们的眼中孔子的思想在学习生活应用得更多,其思想也是以积极为主。
二、美国的眼中孔子
回顾历史,作为中国文化象征的孔子,他是中美两国进行文化交流的重要组成部分。孔子在美国人的眼中,在很长时间里都是只闻其声,不见其人的。孔子的人物形象第一次进入欧洲,是利玛窦在16世纪作为一名传教士传入的。
【 思想&美国教科书中的孔子,视角与我们大不相同,却值得我们深思】
文章插图
在美国历史发展的长河里,孔子只是一个称呼,不同的人赋予他不同的含义,然后得到自己所需要的。所以我们时常在新闻、报纸、电视等话题中可以截然不同的孔子,有时候,他批评非法贩卖酒类的人们“小人喻于利”;有时候,他哀叹那些没有拿到养老金的南北战争老兵“未知生,焉知死”;有时候,他还会对增税法案表示不满,因为这样就做不到“近者说,远者来”。
孔子的人物形象和孔子思想是在19世纪上半时期开始普遍出现在美国的教育书籍中,这些书籍也开始让美国人认识和和了解孔子及其思想。依据这些书籍的描述,美国的哲学家、思想家爱默生就曾经这样说过:“孔子在华盛顿占据的是哲学领域,孔子是东方文化的中心,也是全人类历史上的巨大光荣”。由此可见孔子在美国更多的是代表秩序、法律,这一点从美国美国最高的法院门楣有孔子人物雕塑就可见一斑。
文章插图
孔子在美国历史教科书中,更多描述的是他曾经当过鲁国“司寇”的法官身份,并且美国把“司寇”直接翻译成司法部长。何为司寇,这是中国古代主管刑狱的官名,西周中期开始出现这个职位,主要是负责抓捕盗贼和据法治理大臣等,能言善辩、能蛊惑人心的少正卯就是孔子成为鲁国大司寇后七天诛杀的,并且被曝尸三日,这个时期被史书记载为“鲁国大治”。
- 杨晓通&“当代女马可·波罗”意大利文讲述侨乡浙江瑞安非遗
- 打击乐&戏曲、交响乐、打击乐、古琴 中山公园音乐堂10场演出欢度春节
- 园林&从王安石到陆游的诗句只过了一百年,扬州却成了宋金两重天
- 错换人生&谁家子弟谁家院,“错换人生”DNA再掀波澜
- 王之心&四本开局就惊艳读者的小说,一看书名就想入坑,书荒的你值得拥有
- 和尚&司马迁记载奇案:和尚巧遇命案无辜被冤,县令发现破绽智破命案
- 异途&庞大的反精英阶层让王朝由腐朽走向毁灭
- 船夫&新科状元乘船回家,船夫随口说出一上联,状元却至死都没对出来
- 玉真子&金庸《碧血剑》八大顶尖高手排名,何铁手第八!
- 心学@心学大师王阳明龙场悟道,是如何在人生低谷,孕育出思想高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