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古|考古专家:中国北方夏家店下层文化已进入早期国家阶段

【考古|考古专家:中国北方夏家店下层文化已进入早期国家阶段】考古|考古专家:中国北方夏家店下层文化已进入早期国家阶段
本文图片

刘国祥研究员(右)主持第三届中国边疆考古论坛开幕式 。中新社采访人员 孙自法 摄
中新网北京12月19日电 (采访人员 孙自法)作为中华文明起源“满天星斗”中的一颗明星 , 中国北方重要史前文化、距今约4000-3300年的夏家店下层文化相关遗址考古发掘研究一直以来备受关注 。
“红山文化晚期中国北方进入初级文明社会 , 夏家店下层文化已进入高级文明社会 。 ”长期致力于红山文化、夏家店下层文化研究的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刘国祥研究员认为 , 夏家店下层文化社会强调布局和规划 , 管理有序 , 等级分明 , 已进入早期国家阶段 。
由中国考古学会、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主办的第三届中国边疆考古论坛18日至19日在北京线上线下结合举行 , 刘国祥研究员在论坛上做《赤峰二道井子夏家店下层文化聚落及相关问题研究》学术报告 , 披露夏家店下层文化考古研究最新进展和相关文化对比研究成果 。
考古|考古专家:中国北方夏家店下层文化已进入早期国家阶段
本文图片

资料图:刘国祥研究员介绍二道井子遗址出土彩绘陶器及玉器 。中新社采访人员 孙自法 摄
聚落选址布局有严密规划设计
刘国祥介绍说 , 二道井子遗址是目前考古发掘揭示的保存最好的夏家店下层文化聚落 , 为探讨辽西地区早期青铜时代聚落的形制布局和社会关系提供了宝贵的材料 。
二道井子遗址南北长190米、东西宽140米 , 总面积约2.7万平方米 , 由房址、窖穴、院墙等组成 。 其中 , 房址149座 , 除2座为半地穴式外 , 其余均为地面式建筑 。 房址平面形状以圆形为主 , 面积一般为30-60平方米 , 最大可达110平方米 。
已有考古发现表明 , 二道井子聚落从营建之初就进行了较为严密的规划与设计 , 从早期到晚期均以位于中心位置的大型房址F8为核心进行布局 。 F8周围修建有可用于集会的广场 , 其他房址在广场以外的区域各自营建 , 同一家族在各自范围内居住 。 西北部的建筑具有祭祀功能 , 东部地势较高处建有哨所类建筑 。
聚落早期多为单体房址 , 随着时间的推移和建筑技术的进步 , 房址结构趋于复杂 , 附属设施逐渐增多 。 晚期阶段出现面积相差不大、结构也大致相同的成组院落 , 院落之间有小巷相连 , 既相互独立 , 又不失联系 , 规划整齐 , 秩序井然 , 体现邻里和睦、和谐相处的对内社会关系 。
从聚落的整体布局看 , 二道井子聚落营建之初 , 先将遗址东、南、北三侧的自然冲沟与河流改造为壕沟 , 再将人为修建的壕沟与之相连 , 形成四周环壕的防御之势 。 外围的环壕、城墙与内部的房屋均有多次维修与重建的过程 。
刘国祥指出 , 通过对二道井子聚落周边20公里的范围内进行调查 , 基本每隔5公里即分布有一处夏家店下层文化遗址 , 表明当时的社会已具有相当严密的组织性 , 不仅遗址内部有明确的布局要求 , 聚落之间的选址也经过规划 。
此外 , 这种强调规划设计在墓地上也明确体现 , 大甸子墓地是目前规模最大、发现墓葬数量最多的夏家店下层文化墓地 , 其墓主人头皆朝西北 , 墓葬与墓葬之间间隔有序且基本不见叠压打破关系 , 表明当时地表应有各墓葬位置的标志 , 墓地被有秩序、有管理、不间断地使用相当长时期 。 整个墓地可分成北、中、南三个大区 , 各大区之内依相对集中的情形可分为若干小区 , 各小区内部又可根据随葬陶器形制和纹饰等差异 , 再进一步细分成若干家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