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面上看,汉文帝只是奉行汉初的休养生息政策,推进清静无为的黄老政治,但他强调“劝趣农桑”“轻徭赋役”、刑制改革等政策,这种以民为本的思想,说明他懂得统治者离开了底层民众就不能生存的道理。
苏辙在《历代论》中上来就说:
“汉文帝以柔御天下,刚强者皆乘风而靡。”
刘恒即位不久后,就给在南越称帝的赵佗的老家河北真定为其修建先人墓地,还设置守陵官舍,按年节奉祀,封赏其兄弟。此后又派陆贾去游说赵佗,最终使其去除帝号归复汉朝,维护了岭南社会的稳定。
文章插图
实际上,刘恒在处置内外交往问题上采取的是异常谨慎而且又有效的手法。在他即位后,将军陈武等人曾提议对周边藩属用兵,但汉文帝认为暂时不要谈论用兵的事,先巩固边防,派使节讲和,使边境安宁这才是最主要的。
在汉朝的北部,匈奴一直是虎视眈眈,汉文帝“屈体遣书,厚以缯絮”,其怀柔和亲的政策,“虽未能调伏,然兵革之祸,比武帝世,十一二耳。”也就是说,他对匈奴采取克制忍让的态度,虽没有根本上解除匈奴威胁,战和不定,但是与后来的汉武帝时期相比,战争数量却得以减少。后来他又采纳晁错的建议,“令民入粟边”“移民实边”,实行亦兵亦农,亦耕亦战的策略,同时在西北边境设计养马苑,牧养战马,从而巩固了边境防御力量。
对内,汉文帝采取以德服人的态度,以退为进,成功安抚住了各地蠢蠢欲动的诸侯。吴王刘濞在封地一直扩张势力,企图篡夺帝位,汉文帝反而“赐之几仗”,以示敬老,刘濞是怒气无从发泄,于是没法作乱。《资治通鉴》记载:
“徙淮南王喜复为城阳王,又分齐为六国;丙寅,立齐悼惠王子在者六人”,
也就是说汉文帝当时就意识到了诸侯王国潜在的威胁,采取“众建诸侯而少其力”的做法,把齐国拆分,既满足了分封的需求,为自己赢得了贤德之名,也变相削弱诸侯国的规格和实力。
汉文帝的这种治国策略,一方面是当时的社会形势使然,另一方面是坐稳自己位子的需要。等到文帝“益明习国家事”且自己的势力稳固后,也同样开始了集中皇权的梳理。
例如:有人谏言,周勃“有骄主色,陛下谦让”,这是“臣主失礼”,于是汉文帝一改之前谦恭之色,严肃起来,继而周勃在听闻功高盖主之说后,交回相印,由陈平代理。但二年冬十月,丞相陈平薨”,周勃再任相职,结果没多久,汉文帝以“前日吾诏列侯就国,或未能行,丞相我所重,其率先之”,就这样把周勃的丞相一职又免了,改封至外地,这期间,周勃是惶惶不可终日,只到后来通过薄太后说情才免除了牢狱之灾。
文章插图
此后的功勋老臣还有灌婴,而他不久后因“济北王反,诏罢婴兵。后岁余,以丞相薨”。
唐代司马贞评价说:
“孝文南面而让,天下归诚。务农先籍,布德偃兵。除帑削谤,政简刑清。绨衣率俗,露台罢营。法宽张武,狱恤缇萦。霸陵如故,千年颂声。”
汉文帝作为守成之主,虽没有气势昂扬的政治表现,但他却是一个实实在在的改革者,用其清静无为口号下的建树,忠实地维护了自己的统治地位。
薄葬与厚葬公元前157年7月6日(六月己亥),汉文帝崩于长安未央宫,死后葬霸陵。
《史记·张释之传》记载:上(文帝)至霸陵顾谓群臣曰:
“嗟乎!以北山石为椁,用纻絮斫陈漆其间,岂可动哉!”
- 冬奥!刘恒甫:透过冰雪,向世界展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 |汉文帝霸陵为何有千古之争?
- 汉文帝刘恒!汉文帝霸陵为何有千古之争?
- 江村大墓|四大证据揭开谜底|江村大墓墓主确定为汉文帝刘恒
- 刘恒|“盗墓风云”:一场盗掘与追缴的“战争”
- 汉文帝刘恒#汉文帝霸陵考古挖掘现场 薄太后陪葬金器被发现
- 汉文帝刘恒!陕西发现汉文帝陵墓
- cm@北京华艺国际秋拍|溯古开新 于斯为盛:中国近现代书画精赏
- 刘恒|中国历史上最著名的三大孝子
- 汉文帝刘恒|为何同为汉文帝的女儿,馆陶公主深受恩宠,而绛侯却默默无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