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图片
程伟元在乾隆五十六年(1791年)出版的程甲本序言是这么说的:“红楼梦小说 , 本名石头记 , 作者相传不一 , 究未知出自何人 , 惟书内记雪芹曹先生删改数过……”通过程伟元的序言可知 , 在乾隆年间关于《红楼梦》作者的说法很多 , 因此胡适所说的“乾隆时期的文人承认《红楼梦》是曹雪芹所作”是不正确的 , 这是典型的以偏概全 , 胡适却对自己这条资料视而不见 。 即使同样是曹雪芹作者说 , 关于曹雪芹到底是谁 , 也是众说纷纭 , 袁枚的曹雪芹是曹寅之子(孙)说法只是其中一种而已 , 当然也不能拿来当证据 。
【曹家|揭示胡适与蔡元培《红楼梦》论战的本质】胡适关于《红楼梦》的年代考是怎么弄的呢?他把那些记载《红楼梦》的清人所处的年代 , 以及他假设的《红楼梦》作者 , 作为作品的成书年代 。 我们剖析看看:寻找到一条古人的阅读体会 , 再找到这位古代的读者 , 查清这位古代读者所处的年代 , 来断定作品的年代 , 这有什么问题没有?古代读者很多 , 不同时期的读者都有 , 问题就在这里 。 能以找到的某一个读者所处的年代 , 来断定作品的年代么?以假设的作者 , 来断定作品年代 , 问题在哪里?是因为这个假设的作者还没有被论证!胡适找到的阅读记载只是某个古人读者的阅读体会 , 不能因为与胡适的假设相同 , 而成为证据 。 既然作者没有被论证确定 , 如何能以假设的作者去断定作品的年代?如果以假设的作者去断定年代 , 那么这个年代依然是假设的 。 所以胡适的年代考根本没有被论证 , 本质上玩了一个以假设证明假设的虚晃一枪 。
再看胡适的《红楼梦》版本学 。 胡适后来弄到了《脂砚斋重评石头记》 , 因为里面有甲戌二字 , 基于刻本对比时间 , 胡适便认定这是最早的版本 。 又基于胡适的假设年代 , 将甲戌假设在了乾隆甲戌年(1754年) 。 胡适对成书的年代、版本的认知 , 都是基于假设而来 , 根本就没有找到一个证据来完成他建立的那套论证 。 他的成果就是找到了一些古人读者的阅读记载 , 因为这些记载与他认为的作者说一致 , 他便走了一个形式上的论证 , 完成了一个以“假设”证“假设”的伎俩 。
文章图片
所谓论证 , 就是找出能够证明论点的材料 , 这些材料能支撑论点的说法 , 并且不能被旧有的或新发现的材料推翻或证伪 , 这个材料才能当做证据去支撑论点 , 材料与论点结合形成论证 。 材料、线索、证据 , 三者在概念上有区别 。 材料有很多 , 有与主题或案件相关的 , 也有不相关的 。 与案件有关的材料 , 才叫线索 。 能证明论点 , 并且不能被推翻或证伪的线索 , 才叫证据 。 胡适的方法论与研读理论体系 , 并没有弄清这些概念的区别 。 胡适把一些古人读者的阅读感受当成了证据 , 去论证他的观点 。 古人读者太多了 , 有的感受这样 , 有的感受那样 。 把某一位或一类古人读者的感受 , 当成证据去论证 , 那我同样也可以把另外一个或一类古人读者的感受当成证据去论证 。 这种论证 , 哪里能得出唯一的结论出来?胡适笑话另外三个老学者在猜谜 , 胡适的论证又何尝不是猜呢?只是 , 那个古人把感想猜测记录下来了 。 只是 , 那个古人的大胆猜测 , 与胡适的大胆猜测一样 。 一个古人读者猜测 , 一个后人读者猜测 , 猜的一样了 , 这个后人便把古人的猜测当成了证据 。 所以 , 胡适在他的考证里压根从本质上就没有论证过他的论点 。
- 王赓$徐志摩遇难后,陆小曼穷困至死,胡适:答应我三个条件,我养你
- 反击&鲁迅骂胡适10多年,为何后者从不还口?晚年胡适:鲁迅是我们的人
- 史湘云@红楼梦中,薛蟠这一个小细节,揭示林黛玉比薛宝钗更美丽的真相
- 红楼梦$曹雪芹跌下神坛,谁才是《红楼梦》真正作者学者胡适犯了大错
- 曹家巷|成都又添一打卡地!感受工匠文化魅力,曹家巷·匠人里街区开街啦
- 白话文$狂人黄侃:让胡适沉默以对,称钱玄同为“疯子”,与鲁迅相互钦佩
- 夫人&都说胡适的夫人江冬秀很美,现在就让大家一窥她的芳容
- 商朝!三星堆遗址挖出青铜女人像,揭示5000 年前古蜀国女子地位
- 胡素斐#胡适悲凉后世:爱女早夭,儿子自杀前登报骂父,66岁独孙至今未婚
- 王赓&徐志摩去世后,胡适想救济陆小曼,提出的要求却让陆小曼无法接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