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联招聘|智联“骚操作”难倒企业主:无理由被“拉黑”,想解封找销售?( 二 )


在黑猫投诉平台上搜索智联招聘 , 投诉量共334条 , 最新的几条投诉中多是企业用户在投诉“虚假宣传”、“不给退款”等付费服务效果差的内容 。
目前互联网招聘平台的信龙腾Boss直聘在黑猫投诉平台的投诉量也达到2245条 , 同样是大量企业用户投诉为主 , 但投诉的问题略不同 , 主要以“无故被封号、账户被锁定”的问题较多 。


很多人可能没有想到的是 , 这些明星互联网招聘平台上 , 企业用户居然成了“弱势群体 。
盈利模式难维持 , 产品逻辑“耍BUG”
相对比账户不能登录 , 付费后还无法得到满意服务的问题 , 可能更令招聘者头疼 。 虽然都遭遇大量的用户投诉 , 但是这背后不同公司面临的问题却完全不同 。
被割掉的韭菜进了自己的碗 , 付了费想再退?哪里会容易 。
智联招聘成立于1994年 , 是国内较早起家的互联网招聘平台 。Boss直聘的创始人赵鹏也曾任智联招聘的CEO , 2014年成立智联招聘 。 这两家公司在盈利模式上存在一定的共通之处 。
靠贩卖应聘者简历的平台早就失去了存在的价值 , 指望求职这种低频刚需的C端用户来持续收费也是希望渺茫 。 因此 , 以免费服务吸引大量C端个人用户 , 再向企业用户收费或赚广告费用 , 是互联网招聘平台的主要盈利模式 。
能否抓住从PC端到移动时代变迁的船票 , 能否利用算法技术更好的为企业和求职者做出高质量的匹配 , 能否在激烈同质化的行业竞争中降低获客成本 , 都是考验招聘平台的重要内功 。
这时候有人上岸了 , 有人却在向水中滑 。
2021年Boss直聘登陆资本市场 , 招股书显示 , 其在企业端有630万家认证企业 , 其中82.2%为中小企业 , “直聊”模式的确是适合更缺人的“小公司” 。
这也很大程度上解释了 , 初创企业或小企业很容易遇到账户认证等问题 , 对这类问题的处理投诉也较多 。
2020年 , 中型客户、大型客户对Boss直聘总收入的贡献分别为35.8% , 17% , 中小企业数量虽多 , 但单个付费率并不高 。 2021三季度 , Boss直聘因网络安全审查停止新用户注册 , 但其付费企业客户数仍然保持高增长 , 同比增长110.5% , 达到400万;APP平均月活跃用户达2882万 , 较去年同期增长28.8% 。
相对比 , 又PC时代发展而来的老牌平台智联招聘目前遇到的问题或更为“严峻” 。
公开信息显示截止2021年初 , 智联招聘拥有2.3亿+职场人用户 , 日均活跃用户数630万+ , 累计合作企业数达616万+ 。
如果不区分大小企业付费能力 , 晚出生10年的Boss直聘的企业用户数已经超过了智联招聘 。 智联招聘多年来积累的用户数还存在优势 。
但从实际招聘者的体验而看 , 也有用户在黑猫投诉其“招聘质量太差 , 没有活跃用户 , 整体年龄偏大 , 同时花资源获得招聘者的联系电话 , 都不是活跃用户 。 ”
根据洞见数据研究院的统计 , 2021年7月-9月 , 智联招聘的用户粘性(DAU/MAU)、人均单日使用市场与前程无忧、猎聘、Boss直聘相比 , 均排在末位 。

在To B端收费方面 , 以智联招聘为例 , 针对企业用户 , 智联招聘推出特定的套餐 , 按照时间(月、季度、年)来收费 。 也可以选择会员服务 , 比如按照一般年度会员服务的标准 , 可以发布一定的职位数 , 或者通过搜索关键字可以找到公司信息 。 而如果想在首页或者页面专区发布招聘信息 , 则属于广告费用 , 按周付费 , 价格500—10w不等 。
针对个人用户 , 与当年上市时“不直接从注册用户和求职者获取营收”发生了变化 , 近年来智联招聘开始尝试增加收费项目 , 收费项目主要体现在简历制定 , 优先浏览 , 付费课程等 。 简历置顶一个月需要128元 , 可以结合自身条件进行简历一对一定制 , 价格根据学历和中英文难度200-600不等 。 还有在职课程项目可以付费收听 , 价格也根据内容各不相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