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兴&从乡村小学开始的“阅读复兴”


  • 从鲁迅、沈从文,到陈忠实、贾平凹,再到莫言、余华,中国有着悠久的乡土文学底蕴,中国乡村生活曾是作家们取之不竭的故事文本和灵感来源。然而近二十年间,在城乡快速转型的语境中,“故乡”日益呈现“空心化”的困窘,乡土文化式微、乡村儿童教育资源匮乏等现实问题,都让乡土文学创作不能不考虑其存在的土壤和根基问题。
  • 边缘化的乡土书写颓势下,如何通过阅读和文学教育让乡村下一代人理解脚下的土地,如何引领更多人关注中国乡土文学让文学回归?如何在今天的乡村儿童身上撒播下未来乡土文学的种子?无疑是重要的时代命题,也是乡村振兴的重要环节。
1
乡镇教师的烦恼
夏霖(化名)一直觉得,2020年在宁夏胜利乡支教的那一个月,自己切身感受到的是两种截然不同的乡村生活。
一种来源于那些带着典型渲染功能背景音的手机短视频,淳朴憨实的老乡在屏幕另一端活出一派岁月祥和的样子;而另一种则来源于她不断经历的当下,疲于争取各类教育资源的校长,还有一群在本该想象力丰富的年龄,却写不出一篇完整文章的孩子。
距离银川一个小时车程的胜利乡,并不属于“闭塞”这个词语可以定义的范畴,相反,作为周边几个乡镇中经济发展最好的一个,胜利乡外出打工的人口较少,学龄儿童里“留守”的情况并不多见。确定了前往支教的项目之后,夏霖了解到她要去的那所小学,正好位于城乡接合部,从支教条件来看,“比预想的要好很多”。
到了当地以后,夏霖发现,现实还是和想象有着一定的差距。尽管校舍等基础设施因为乡村振兴政策得以修缮,已经算是西部地区条件不错的一档,但是师资条件、学生知识体系的丰富度,无需横向对比发达地区的同阶段学生水平,纵向比对的话,甚至与二十年前,她在中部地区就读小学的情况类似。
“也正是爱玩的年龄,比起看书,大部分的孩子都更喜欢疯跑疯闹”,夏霖这次带过去的阅读材料是《大山里的小诗人》,希望借由同龄学生的诗作激发学生的创作热情,“三年级的孩子更加活泼,但想象力确实存在局限,五六年级的孩子,已经依赖于仿写了”,和学校的语文老师讨论这个情况的时候,他们不约而同地谈了同一个问题:这几年看到的学生习作,在词句的表达和事例的选取上,同质化越来越严重。
“究其根本,还是阅读量的问题”,有新来的老师在第一节课提问,最喜欢看的是哪一本课外书,沉默以外得到的答案大多是,电视剧版《西游记》。
城乡接合部的家长们大多数不用到外地讨生活,他们有足够的时间陪伴孩子长大,但是基于类似的成长经历,没有见过更大世界的他们,更没有足够的文化水平去引导孩子,告诉他们该如何通过阅读去拓宽知识的边界。
夏霖的支教时间满打满算只有28天,谈及看到的问题,她认为,改变问题的关键点还在于时间,如果有长期的项目一直对口帮扶,这些孩子的阅读习惯,一定有希望被改变。
发生在胜利乡小学的阅读“难题”,并不是一个传统意义上西部“落后地区”的个例,而是一场在广袤的中国乡村大地上,被飞速发展的经济旋风割裂的城乡知识鸿沟问题。
【 复兴&从乡村小学开始的“阅读复兴”】2017年从北京回到家乡社埠村的邹粲,比夏霖要更早地迎战这场风暴,作为乡镇小学校长的她,扛起来的也是和志愿者夏霖全然不同的责任。
复兴&从乡村小学开始的“阅读复兴”
文章插图

(社埠村四面青山绿树环绕,少有年轻人留在村庄里。摄影:陈逸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