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古|追寻史前文明之光——东莞考古的前世今生( 四 )


在龙眼岗遗址调查时 , 经由一位热心村民的引导 , 珠江三角洲史前遗迹调查组在西距龙眼岗遗址约400米一处贝壳堆积十分丰富的地点 , 发现圆洲遗址 。 龙眼岗遗址与圆洲遗址中间仅为村舍所隔 。
考古|追寻史前文明之光——东莞考古的前世今生
本文图片

圆洲遗址出土蓝纹灰陶罐 。 图片:《东莞考古发现与研究》
1961年 , 广东省博物馆文物队曾在东莞圆洲东约300米的一个山岗上发现文化遗存 , 并做试掘 , 定名为庙边王遗址 。 本次东莞圆洲贝丘遗址发现后 , 由朱非素领队 , 赵善德、吴海贵等广东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的考古学者 , 与王红星等东莞市博物馆工作人员组成考古队 , 在1998年1月至3月对圆洲遗址进行了发掘 。
经过考古学者近半个世纪的不懈努力 , 东莞新石器时期贝丘遗址所承载的先民信息 , 现已慢慢呈现在人们眼前 。 以如何选择居住地为例 , 经过考古学者的整理、研究与划分 , 将东莞万福庵遗址早期部分、龙眼岗遗址晚期部分、圆洲遗址归类为台地型贝丘遗址 , 这类型遗址的陆上腹地较大 , 食物资源种类丰富 , 陆路交通较为方便 , 是人们选择居住地时较理想的场所;东莞蚝岗遗址的早期部分、村头遗址晚期部分 , 属于海岸型贝丘遗址 , 这类遗址的数量较少 , 濒临大海 , 在珠江三角洲只有新会罗山嘴和东莞蚝岗、村头三处 。 东莞蚝岗遗址坐落在较高陡的海岸上 , 村头遗址则在海湾岬角的状台地 。 贝丘遗址地形特征传递的信息 , 证明三角洲地区的文化发展 , 主要通过先民对天然食物资源的开发深度推进 。
触摸文脉根基:东莞由商至近代的考古发现
将东莞村头遗址列入中国考古学的大视野中 , 我们会发现村头遗址已属于青铜时代的早期文化 , 遗址中出土的受到中原商文化影响的石牙璋等礼器和戈类兵器 , 印证东莞在这时期已踏进岭南早期文明的门槛 。
先秦时期的东莞虽无文可考 , 但通过考古发掘出土的少量考古资料 , 仍能为如今的人们提供一个先秦时期的东莞轮廓 。
除了村头遗址 , 考古工作者还在东莞谢岗镇大龙村榕树岭发现一处商代遗址 , 但未进行详细发掘 , 仅清理一座墓葬 , 出土随葬陶器釜与圈足壶各一件 。 遗址中还发现柱子洞遗迹 , 采集到石戈、石锛等兵器与工具 。
在东莞东城区柏洲边村发现了属于周朝遗址的猪牯岭、峡口和石角头遗址 , 三处遗址相邻不远 , 都位于东江南支流的南岸 。 2006年2月至4月 , 考古工作者对猪牯岭遗址进行了发掘 , 共清理了东周时期水井3口 , 是迄今为止广东省发现的年代最早的水井 , 广东省文物考古所第—研究室主任邱立诚在当时称其为“广东第一井” , 并认定猪牯岭遗址是一处战国晚期至汉初先民居住和生活的聚落 。
傅斯年曾说:“上穷碧落下黄泉 , 动手动脚找东西 。 ”意思是将考古发现的地下实物史料作为修国史的重要依据 , 东莞多处考古发现都是这句话的例证 。 1966年4月 , 东莞“镇象塔”终于在考古发掘中露出全貌 , 并为文史学者提供了几处与文献记载相出入的实物史料 , 使人们对其有了全新的认识 。
考古|追寻史前文明之光——东莞考古的前世今生
本文图片

虎门丫纱帽东汉墓葬出土陶屋 。 图片:《东莞考古发现与研究》
1989年3月 , 牛草岭出土东莞境内首个东汉墓;1990年11月 , 虎门东汉墓发现了当时广东东汉墓中不多见的随葬品 , 为研究东莞地区的汉代历史提供了新资料 , 填补了相关史料的不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