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地|今年,我们一起跟叶嘉莹先生上诗歌课|草地周刊 · 迦陵课堂

开栏的话:
1989年 , 叶嘉莹先生在加拿大不列颠哥伦比亚大学(UBC)讲授新一轮中国诗歌史课程 。 叶先生从《诗经》讲起 , 至李贺结束 , 用一学期时间系统地讲述了先秦至唐朝诗歌史 。 课程结束 , 先生便退休 , 可称叶先生在UBC的收官之作 。
叶嘉莹先生讲诗词有一种特别的“魔力” , 有人形容 , 凡是听过她讲课的 , 无不对她那热情洋溢、神采飞扬的独特魅力难以忘怀 , 无论唐诗还是宋词 , 其中的每一个字 , 都随着她清朗饱满的独特吟诵 , 荡漾在教室里 , 余音绕梁 , 袅袅不绝 。
近日 , 这份尘封多年的课程录音被陆续整理出来 , 《草地》周刊征得叶嘉莹先生授权 , 开设“迦陵课堂”专栏 , 拟每周一课 , 刊发全部课程精要 。 诗词是叶先生的挚爱 , 她曾说 , “我对诗词的爱好与体悟 , 可以说全是出于自己生命中的一种本能” 。 让我们跟随这种“本能” , 一起聆听叶先生讲诗词 , 一起沉浸在诗词的世界里 , 一起领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之美 。
首发:1月14日《新华每日电讯》草地周刊
作者:叶嘉莹讲授
于家慧、李晓楠整理
张海涛审校
凡事都有一个开始 , 诗歌 , 特别是中国古典诗歌的特色是什么?为什么要写一首诗?怎样写诗?怎样判断一首诗的好坏?在开始讲诗之前 , 我把中国诗歌最基本的一些概念 , 做一个简单介绍 。
草地|今年,我们一起跟叶嘉莹先生上诗歌课|草地周刊 · 迦陵课堂
文章图片

叶嘉莹先生题字 。
什么是诗?
首先 , 我要讲一讲“诗”的造字原理 。 “诗(詩)”字 , 左边从言 。 “言”底下是个口 , 是人嘴说话的意思 。 汉代许慎的《说文解字》说“诗”字“从言” , 就是说“诗”是人说出来的语言 , 右边的“寺”是声 , 从言寺声 。 更古老的“诗”字 , 不是“ 从言寺声”的 。 古文这个“诗”字是什么样子呢?古文这个“诗”是从言 , 右边所从的是“之” 。 从甲骨文图画看 , “之”就是人的脚趾 , 就是人走路 。 “之”是“往也” , 往什么地方去的意思 。
那么 , “诗”是什么意思呢?“ 从言从之”是什么意思呢?古人说 , 诗者 , 志之所之 。 诗的内容表现就是“志” 。 “志”就是内心的情意 。 情意就是感情、思想以及它们的活动 , “之”就是往 , 你的感情、思想是向哪一个方向活动 , 所以诗就是你情意的活动 , 是“志之所之” 。
中国最早的一本诗集是《诗经》 , 有时英文翻译成Book of Songs 。 后来有很多人给它作注解 , 其中一个人姓毛 , 他作的注解就叫《毛传》 , 传就是“注解”的意思 。 《诗经》的《毛传》前面有序言 , 它是一个整体的序 , 所以叫作“大序” 。
草地|今年,我们一起跟叶嘉莹先生上诗歌课|草地周刊 · 迦陵课堂
文章图片

《诗大序》说 , “诗者”是“ 志之所之” , “ 情动于中而形于言” 。 你的感情在你的内心之中活动 , 情动于中 , 然后你就形 , 就表现 , 用语言文字表现出来 , 就形成诗了 。 这是诗孕育的开始 。
那么 , 情意为什么会活动起来?什么东西使感情活动起来?中国古代还有一本书叫《礼记》 , 其中有一篇《乐记》 , 是关于古代音乐的 , 说“ 人心之动 , 物使之然也” 。 你的心怎么会动呢?是因为外物 。 那么 , 什么样的外物使人心活动呢?人内心的思想感情为什么会活动?
自然界的物象的感发
中国文学理论的发展是一步一步向前 , 越来越复杂的 。 到魏晋南北朝时代 , 就产生了两本很有名的文学批评著作:一本叫《诗品》 , 作者是南北朝时期的钟嵘(可以念作róng , 也可以念hóng);还有一本是《文赋》 , 作者是晋朝的陆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