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吾心安处”在古琴:琴器、琴画、琴谱安徽展出( 四 )


斫琴师叶介福 , 四川成都人 , 此琴重髹时间应早于同治时期 。 后人恐腹中刻款被误认为是制琴年款 , 故将年号挖去 。
尤诏、汪恭 《随园湖楼请业图卷》 清(1644—1911)苏州博物馆 藏
尤诏、汪恭 《随园湖楼请业图卷》 清(1644—1911)苏州博物馆 藏
自古以来 , 古琴并非只是文人士子的专属 , 名门才媛、大家闺秀也多以习琴为尚 , 通过弹琴来抒发幽思、陶冶性情、增添生活之趣 。
袁枚(1716—1798) , 字子才 , 号简斋 , 晚号随园老人 , 浙江钱塘人 。 他是乾嘉时代的诗坛领袖 , 冲破世俗伦理偏见 , 广收闺阁才媛为弟子 。 乾隆壬子(1792)三月 , 袁枚至西湖宝石山庄 , 吴地的十三位女弟子前来请业 , 尤诏和汪恭受托以绘画形式实地记录了这场诗坛佳话 , 是为《随园湖楼请业图卷》由来 。
画中女弟子吟诗作文 , 抚琴绘画 , 蕉叶题诗 , 姿态各异 。 其中正身弹琴者为常熟席佩兰 。 席佩兰(1760—1829) , 名蕊珠 , 字韵芬 , 擅画兰 , 自号佩兰 。 她的诗文天机清妙 , 为随园诸女弟子中排名第一 , 其夫孙原湘为嘉庆进士 , 亦工诗文 。
孔子|“吾心安处”在古琴:琴器、琴画、琴谱安徽展出
文章图片

“寒泉漱玉”仲尼式七弦琴 明万历七年(1579) 长124、额宽17.6、尾宽13.3cm 安徽博物院藏
此琴为明代益王琴 。 琴为仲尼式 , 通体髹黑漆 , 灰胎为鹿角霜 , 十三金徽 , 漆面蛇腹断 。 龙池、凤沼均呈长方形 , 龙池上侧有“寒泉漱玉”题名 , 池内左楷书刻 “益国道人□□□□制” , 右楷书刻 “大明万历七年 , 岁次己卯孟冬之吉” 。 凤沼内右侧楷书刻 “南昌琴士涂桂” , 左楷书刻 “奉命按式监斫” 。
山水苍茫:琴我合一
“智者乐水 , 仁者乐山”中国文士与自然山水历来有着不解之缘 。 他们厌倦尘世喧嚣 , 便携琴行至苍茫山水间 , 席地而坐 , 拨动琴弦 , 在大自然和琴乐中寻求心灵寄托和精神慰藉 。 松泉磐石 , 落花啼鸟 , 清风入弦 , 绝去尘嚣 。 他们吸纳山水品格入琴 , 并通过泠泠琴音将自己的精神挥洒在林风水月之间 , 体验 “物我合一”“独与天地精神往来”的逍遥与自得 。
孔子|“吾心安处”在古琴:琴器、琴画、琴谱安徽展出
文章图片

“太古希声”七弦琴 明万历三十三年(1606) 四川博物院藏
孔子|“吾心安处”在古琴:琴器、琴画、琴谱安徽展出
文章图片

“太古希声”七弦琴 明万历三十三年(1606) 四川博物院藏
此琴为仲尼式 , 面桐底梓 , 髹黑漆 , 流水断纹 。 螺钿徽 , 花形紫檀雁足 。 龙池、凤沼均呈长方形 , 龙池上方阴刻篆书“太古希声” , 两侧刻行书“ 质以去门 , 调以广陵 。 一唱三叹 , 千古希声” , 下刻篆书方印 “益藩雅制” 。 龙池内楷体墨书两行 , 右侧 “大明万历丙午岁孟夏月吉旦” , 左侧 “益国仙源道人获古桐雅制” 。
孔子|“吾心安处”在古琴:琴器、琴画、琴谱安徽展出
文章图片

真子飞霜镜 唐(618—907)安徽博物院 藏
铜镜为葵花形 , 自铭“真子飞霜” 。 “真子”是指修行、归隐或成仙之人 , “飞霜”可能是古琴曲调十二操之一履霜操的别称 。 真子飞霜镜展示了一幅优美的林间抚琴图 , 远处祥云托月 , 群山重叠 , 茂林修竹间 , 高士褒衣博带 , 端坐于皮裘上 , 悠然抚琴 , 身前几案上放有书简、笔和砚台 。 美妙的琴音引来鸾鸟起舞 , 灵龟游于蕖叶 , 这是道教求仙思想的生动体现 。 高士抚琴的场景 , 则体现了古人以音乐明志的追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