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荔|温暖而敞亮:女导演勾画的电影风景

作者:周夏(中国电影艺术研究中心研究员)
近年来 , 随着全球化女性意识的提高 , 各国女导演的电影作品频频在国际电影节上获奖 , 赢得一种前所未有的关注和成功 。 在这种潮流之下 , 国内新人女导演如雨后春笋般不断涌现 , 也带来了一种新鲜流动、多姿多彩的电影风景 。 一种是演而优则导 , 章子怡在去年国庆档上映的《我和我的父辈》中导演了处女作《诗》 , 出手不凡 , 获得好评;贾玲执导的处女作《你好 , 李焕英》跻身中国电影票房前三名 , 创造了超50亿元的票房神话 , 打破了女导演的电影叫好不叫座的魔咒 。 还有一批科班出身的80后、90后新生代女导演 , 比如姚婷婷、刘雨霖、白雪、滕丛丛、杨明明、苏伦、王丽娜、殷若昕、董雪莹、敬然、邵艺辉等 , 她们的电影作品崭露头角 , 引人注目 , 在情感关系的表达上勇敢敞开自己 。 另外 , 中生代女导演进入创作的成熟期 , 各擅其长 , 比如陈力、苗月的主旋律电影 , 薛晓路的爱情电影 , 李玉开始尝试商业片 , 杨荔钠完成“春”三部曲 , 戴玮转型多元探索 。 第五代女导演李少红、胡玫、刘苗苗 , 港台导演许鞍华、张艾嘉等也持续有电影作品产出 。 可以说 , 老中青三代女导演同台竞技 , 迎来了女导演最好的时光 。
杨荔|温暖而敞亮:女导演勾画的电影风景
文章图片

时代记忆的人情温度
近年来 , 主旋律电影创作焕发新的生机 。 在重要时间节点 , 对重大历史事件的反映上 , 对英雄人物的描摹上 , 对时代记忆的书写上 , 女导演从未缺席 。 陈力执导的战争片《血战湘江》《古田军号》和英模片《守岛人》分别在建军90周年、新中国成立70周年、建党百年的时间节点上映 , 苗月执导的《十八洞村》《秀美人生》展现了美丽的乡村画卷 , 生动讲述脱贫攻坚的感人故事 , 谱写新时代的主旋律 。 建党百年之际 , 章子怡自导自演的《诗》讴歌了一代航天人的奉献精神 , 传达了女性的家国情怀 。 曹金玲编导的纪录片《武汉日夜》、薛晓路编导的故事片《穿过寒冬拥抱你》都聚焦2020年疫情突发的武汉 , 展现了困境中人与人之间相互守望、彼此取暖的真情故事 。
纵观女导演执导的主旋律电影 , 无论是宏大的革命历史叙事 , 还是当下的日常微观叙事 , 都努力把英雄还原成普通人 , 放置到真实的情感关系中去 , 以小见大 , 以情动人 , 流露出人性的温度 。 比如《古田军号》中毛泽东和朱德时吵时好的兄弟情谊 , 《守岛人》在艰苦环境中 , 王继才和王仕花相守相伴的夫妻深情 , 《秀美人生》中的扶贫干部黄文秀也是一个渴望恋爱的姑娘 。 《诗》中的郁师傅是一位处于生死线上的火药雕刻师 , 同时也是一位心思细密、疼爱孩子的母亲 , 在丈夫牺牲后 , 永担重责 , 其间的亲子关系细腻动人 , 诗意充盈 。 《穿过寒冬拥抱你》虽然拍摄的是非常时期的武汉 , 但是并不过度煽情 , 而是以浪漫的艺术手法表现了武汉普通市民面对生死时乐观豁达的精神 , 充满了积极温暖的正能量 。
情感关系的多元呈现
女导演擅长拍摄家庭伦理片 , 也更容易捕捉日常微妙的情感关系 , 但是拍摄的角度通常和男导演不一样 , 尤其是在母女关系的表达上有很多差异 。 母亲形象在男导演的心中是有光环的 , 男导演的习惯思维是塑造吃苦耐劳、无私奉献的母亲 , 却往往忽略了母亲的其他侧面 。 长久以来 , “母亲”一词意味着一种忘我的牺牲精神 , 但恰恰相反 , 杨明明执导的《柔情史》、杨荔钠执导的《春潮》都塑造了不那么可爱可敬 , 甚至让人生厌的母亲形象 , 言语刻薄、内心空虚 , 母女关系相爱相杀、非常紧张 , 却揭开了亲密关系中一些被遮蔽的真相 。 杨荔钠在《春潮》之后继续执导《春歌》 , 依然是讲述母女关系 , 但换成了一对老年母女 , 85岁的母亲照顾65岁阿尔茨海默病的女儿 , 这种聚焦老年母女关系的题材相当稀缺 。 《你好 , 李焕英》中的“母亲”也有一定的新意 , 贾玲穿越回20世纪80年代 , 和年轻的母亲做闺蜜 , 这个创意很浪漫 , 她的行为目的就是为了让母亲开心 。 影片表达了母亲和女儿互相流动的爱 , 这不是传统单向的付出 , 而是女儿对母亲的回报 , 用母亲的真名做片名 , 代表了贾玲更希望母亲做自己的初衷 , 并以此来寄托纪念亡母的深情 。 申瑜执导的《兔子暴力》则将犯罪元素融入家庭伦理片中 , 女儿为保护母亲不惜走上犯罪道路 , 刻画了一对另类的母女关系 。 女导演一系列的电影作品把母亲形象大大丰富了 , 大银幕上多了不少扎根在生活里、充满人间烟火气、真实而立体的女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