丛林之书#给女儿讲文学,她的回答和提问却常令我陷入沉思( 二 )


随着女儿年龄的增大,除了鼓励她独立阅读之外,共读活动的重心渐渐由读变为读后讨论,在共同阅读某个故事、某篇文章之后,交流自己的看法与观点。这点上,我觉得蒙台梭利女士的一席话说得很好:“我们是那些刚刚进入人类思想世界的旅行者的向导。我们应该成为聪明的有修养的向导,不说废话,清楚简明地讲解旅行者感兴趣的艺术般的工作,并尊重他,让他尽兴观察。我们的主动权在于引导他观察生活中最重要、最美好的东西,使他不至于把时间和精力耗费在无益的事物上,使他整个人生旅程都获得欢乐与满足。”总结起来,就是一句话,和我的孩子一起学习生活,认识世界。
除了如何读,我也开始考虑读什么的问题。一开始,就是围绕女儿的语文课本,比如一些古诗。除了学校里讲的那些内容,我尝试着以不同的角度进行阐释,激发女儿去体验、感受这些古诗里蕴含着的审美意味。课本里的内容有限,我开始把选择的范围逐渐扩大:起先,我心目中的共读书单都是些大部头,比如《尼尔斯骑鹅旅行记》《柳林风声》《绿野仙踪》这一类的。自从女儿上学后,我发现她的时间相当紧张,在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适当休息、玩耍后,她的精力已不足以支撑她来阅读——有几次,我读着故事她就睡着了。
于是,一些比较短小、可以灵活运用碎片时间的作品,比如诗歌、小散文、故事就成为我重点考虑的对象。在这类材料的选择上,我宁愿选择那些“合适的”材料,而非绝对“好的”和“应该的”材料——在我们的教育专家、文学家们甩给家长的书单上,我们经常可以看到诸如“青少年必读”“教育部指定”“新课标推荐”之类夸张的营销用语,仿佛不读这些书,青少年的资格都无法保有,会被流放到外星球一般。实际上,没有什么是“必读”的,硬把一些孩子无法理解、接受的经典名著塞给孩子,和不给他任何精神食粮同样野蛮、不负责任。至于什么是“合适的”,这是个因人而异的问题,因每个孩子的生长环境、家庭氛围、教育背景以及更重要的——天赋悟性的不同而不同。就我个人而言,这个答案至少意味着两层意思:一则是我读过的,是我曾喜欢过,并仔细琢磨过的;一则是不超出我女儿的生活经验与理解范围。
这项活动旷日持久,我的存货也有见底儿的危险,为了不给女儿吃夹生饭,我除了继续搜肠刮肚,也被迫“开源”起来:我给自己的阅读书单添加了不少关于教育、科普、儿童文学、儿童心理学乃至儿童哲学类的图书,就连以前瞟都不会瞟上一眼的漫画类图书,我也开始偶尔涉猎。除阅读外,我也关注了一些从事教育实践活动的一线教师,阅读他们的教案,聆听他们的讲座、视频。有一段时间,凡遇人,三句话后必转至教育问题,几让亲朋好友避之唯恐不及。
这让我受益匪浅,开阔了我的眼界,也让我得以跳脱出一个单纯文学爱好者的视角来思考阅读与教育的问题:在当代,颇为尴尬的一幕是作为孩子阅读引导者的父母,不少人在走入社会后基本放弃了阅读,其阅读的范围不会超过专业参考书、微信段子和网络小说。当图像、视频等成为人类获取知识和信息的主要渠道,当成年人选择了更直观的捷径,却让更加依赖感官体验的孩子去走一条艰难的远路,就很难具有说服力。
丛林之书#给女儿讲文学,她的回答和提问却常令我陷入沉思
文章插图
王亮女儿的绘画作品。
阅读活动的衰落在当代或是一个不可逆转的事实,在这个快速变动着的世界上,阅读活动最终将走向哪里,很难说清楚,也非一位普通家长所能把握和左右。更为切实的做法是不再对阅读活动持迷信态度,一方面不断仪式化、神圣化阅读活动,盲信诸如“开卷有益”之类的话;另一方面却在行为层面诚实地与阅读活动渐行渐远——选择适合孩子的图像与视频材料与之分享也未尝不可,相比于原始材料,不少图像与视频的改编版本更具现代气息,也更适合小朋友阅读与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