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才!第37届“楚才”特等奖正式揭晓,12人最后通关( 六 )


楚才!第37届“楚才”特等奖正式揭晓,12人最后通关
文章插图
《随你怎么说》
刘思妍
华师一美联实验学校
九年级
指导老师:张传云
最重要的是自己要有人生追求
初见刘思妍,觉得她比较内敛。圆圆的脸上,架着一副圆圆的眼镜,话不多,有些拘谨,但聊开之后,她竟蹦蹦跳跳起来,少年的纯真显露无疑。“之前看过一些关于精灵的电影,还挺喜欢这些活得很久的生灵。这次看到‘随你怎么说’这个题目,就突然由精灵的长寿,想到了‘死亡’这个话题,我就想看看,它们如果会死去,那么究竟会是什么原因。”谈到这次的获奖作品,刘思妍打开了话匣子。她觉得,“随你怎么说”不单单是叛逆,而最重要的是不在意别人的眼光,自己有自己对生活、对人生追求的看法。刘思妍此时正忙着备战中考,无暇阅读太多课外书籍,但她书架上摆放着的《史记》《我是猫》《李白诗传》《罗生门》《奇岩城》《星星离我们有多远》等读物,向我们展现出了她好奇、冷静、诗意的多个侧影,难怪她曾经获得了东西湖区“临空雏鹰”之“阅读之星”的美称。读得多,自然也常练笔。身边但凡有自己认为有意思的人、事、物,刘思妍都会把它们记下来。等到有了足够的时间,便会将它们写得更详细些,甚至会用巧妙的构思将几个例子联缀成篇。她的一些作品如《扎染》等,还曾刊登在《语文报》等报刊和华一美联的校刊《美联芬芳》上。“因为平时积累比较多,所以刘思妍能够很轻易地把自己在日常生活中观察到的美写入作品中,这一点很难得。”语文老师张传云非常赞同刘思妍的积累功,他也常用“热爱生活、热爱阅读、善于积累、多写多练”的作文“拳法”,培养刘思妍的理性思考和创意表达。(长江日报采访人员周鲲)
楚才!第37届“楚才”特等奖正式揭晓,12人最后通关
文章插图
《夜航》
梅晓寒
武汉市第二十三中学
高一年级
指导老师:王红涛
用感性温暖的笔触与生活共情
对于正念高一的梅晓寒来说,楚才是一个特别的存在。从小学三年级首次参赛至今,她不断取得突破,先后斩获三等奖、二等奖和特等奖。“我最喜欢做的事就是写日记,在这个过程中,我可以用感性的视角、温暖的笔触来记录生活的美好。”梅晓寒认为,写日记并不是单纯地记流水账,而是仔细观察能引发共情的人或事后,写下自己的感性认识。特等奖作品《夜航》中,梅晓寒以身边的真实事例为基础,营造了多个耐人寻味的意象空间,让故事里父女间的隔膜、排斥转变成明悟、感动。语文老师王红涛介绍,相较于班上其他学生,梅晓寒的文风显得与众不同。除了语言优美外,她还有自己独到的见解,辩证地剖析生活现象,使文章更有深度。课堂上,梅晓寒写过的很多文章都被当作范文进行展示。梅晓寒平时爱看林清玄、泰戈尔的散文集,鲁迅的短篇小说和一些科幻类小说。即便是紧张的高中学业压力下,她仍然坚持每天下晚自习后看看书,为自己“充电赋能”。为了拓宽阅读渠道,妈妈经常“约”她一起看报纸和新闻联播,爸爸一有时间就和她分享阅读心得。她有着良好的绘画功底,每次读完一本书后,她会结合自己的所思所想,把文章的梗概画成思维导图。梅晓寒说:“‘真’是写作的灵魂,既要感情真,更要文章真,只有这样才能体会到写作的乐趣。”(长江日报采访人员杨幸慈 艾晨光 通讯员杨学工)
恭喜以上12位同学
在第37届楚才写作大会(2021)中
荣获特等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