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召唤更多具有创新意识的戏曲“导购”

【市场|召唤更多具有创新意识的戏曲“导购”】前年广州出差 , 偶遇当地热心戏友 , 盛情相邀下看了粤剧《梦·红船》 。 时至今日 , 只模糊记得故事梗概 , 但是演出结束后主创团队和观众的互动交流 , 令我反复回味:导演、编剧、主演坐在台中 , “新闻发布会”式的点名提问 , 踊跃举手的以青年男女居多 , 最后一个小朋友好奇地问主演彭庆华“勒头这么久疼不疼呀?” , 彭倏然一乐“确实疼 , 所以今天就到此吧” , 惹得众人哄堂 , 大家悠然起身退场 。
一切热爱都缘起好奇 , 而随着大脑中的疙瘩被一一解开 , 观众的品位也会拾阶而上 , 到达一个个全新境界 , 热爱的分量亦不同于初次谋面时耳目刺激下的反射冲动 。 但是 , 如果第一个疙瘩没有得到外力帮助 , 好奇会在时间的健忘失忆中归于平静 , 直至沉寂 。
任何养眼润心的事物都是有品相质地之分的 , 对于百年戏曲来讲更为明显 。 同样一出戏 , 大角儿每一个眼神、动作都让人感觉潇洒惬意 , 换一个演员 , 则会有担心其卡壳绊倒的心理负重 , 何谈与人物共情、与剧情共鸣的慰藉享受 。 这只是作为业外观众的一种感官反应 , 而术业有专攻 , 生旦净丑、唱念做打 , 演员各有所长 , 如何去发现其短长 , 衡量演出的客观价值 , 成为一个具体且现实的课题 。 戏曲圈有传统 , 同行一般不评价同行 , 那么谁来当这个裁判?现实中 , 某些评论只是一堵堵“字墙” , 揪住故事大谈主题 , 涉及艺术品质少之又少 , 主创人员嘴上应和、心中却早已不耐烦 , 观众读后也是咂摸不出“甜咸” 。 总说“戏曲的博大精深” , “博之宽”“深之度”却没有据细就实分解 , 无形中给观众造成了影影绰绰的距离感 , 于是一层层“白内障”包裹住了戏曲之美 。
品质的提升 , 长远来看还是要靠市场 , 靠观演良性互动 。 目前 , 大多数戏曲演出前 , 只是在公众号上简要推出时间、地点、剧情简介和主要演员 , 简单配之静态剧照 , 停留于完成告知任务 , 而非吸引争揽 。 央视11套《空中剧院》演出前的“访谈” , 邀请演职人员谈艺术感悟 , 并辅之视频片段 , 让观众走近演员 , 更深入了解“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 具有趣味性 。 即使如此 , 也只是单向的填鸭式灌输 , 缺乏以观众为主体的交流互动 。
戏曲是传统的 , 需要推陈出新 , 但是同样需要出新推“陈” , 把陈年佳酿的醉人之香呼之欲出 。 科技手段日新月异 , 可参考电影推广模式 , 将一些经典片段、精彩花絮投放网络 , 组织专家提前解读推广 , 演出结束后高清音视频在专门平台发布 , 启用“弹幕”功能供网络观众品评 , 克服时空限制炒热市场 , 提高演出院团和演职人员的社会知名度 , 凝聚更广泛、更有力的市场支持 。
戏曲应走出“飞行”模式 , 启动“唤醒”模式 , 在新时代新语境中争取主动、赢得先机 , 张扬自己的个性 , 让传统的营养煲汤沸腾 , 香远益清、沁脾醉心 。
戏曲这座富矿不应缄默 , 其文化价值需深挖精炼 , 召唤更多有开拓精神、创新意识的金牌“导购” , 实现由“输血”到“造血”再到“献血”的命运之变 。
作者:苏林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