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洞庭波》在日本出版后 , 迅速运回国内发行 。 由于她“专鼓吹种族革命 , 议论精辟 , 文词清健 , 海内外的同志 , 争相购阅 。 ”一时间 , 《洞庭波》“散布各省 , 流入醴陵、萍、浏等县尤夥 , 粗解文字者 , 莫不以先睹为快 , 豆棚瓜架 , 引为谈资 , 数百里风气为之顿变 , 虽穷乡僻壤之氓 , 咸了然于革命之不可一日缓矣” 。 《洞庭波》“抨击汉奸满虏 , 不遗余力” , 致使“清吏疾之 , 侦卒数至” , 宁调元遂避往日本 。
1906年12月 , 震惊中外的萍浏醴起义爆发 。 孙中山、黄兴决定派遣宁调元、谭人凤、周震鳞、任震等人归国亟谋响应 。 但当宁调元等人抵达湖南之时 , 起义却在清政府的残酷镇压之下 , 已告失败 。 宁调元乃决意复返日本 , 但途经岳州时不幸被清吏所捕 。 面对死亡 , 宁调元从容镇定 , 以“万般皆是幻 , 一死复何求 。 屈子魂如在 , 泉台好唱酬”的诗句抒发了自己赴死的决心 , 并想像自己死后可在九泉之上与自己崇敬的屈原诗歌唱和 , 表现出视死如归的革命豪情 。
虽然宁调元作了赴死的准备 , 但经狱外同志们的积极营救而未被处死 。 面对人生这一重大转机 , 宁调元及时将自己的心态和目标由挺身赴死调整为借机学习 , 认真研读自己喜爱的《楚辞》 , 并时常以屈原精神砥励志节 。 1908年6月5日(阴历五月初七) , 他在致高旭的信中特将写信的时间署为“屈子沉渊后之二日也”, 既表示对屈原的悼念 , 也表示不忘屈原沉江殉国的爱国之举 。 同时 , 他坚持研读屈原作品 , 成《楚辞王注补》一书 , 还觉得“《离骚》注疏繁复” , “拟作《〈离骚〉补正》一卷” 。 1909年8月为宁调元出狱之事 , 友人求于长沙知府汪凤瀛 , 并递呈宁调元所著《楚辞王注补》一书 , 汪凤瀛读后“击节叹服” , 遂生怜惜之意 。 不久 , 宁调元即由龙璋、谭延闿具保而出狱 。 所以 , 宁调元长沙狱中研究屈原的成果《楚辞王注补》一书后来竟成为其摆脱厄运的媒介 。 甚为可惜的是 , 宁调元拟作的《〈离骚〉补正》因当时“有志而未暇”未成 , 《楚辞王注补》一书也因未能得以保存而佚散 。
出狱后 , 宁调元经周震鳞推荐 , 入京师主编《帝国日报》 , 像屈原那样以笔为武器 , 撰写大量时政报道、时事评论和杂文 , 辛辣地嘲讽满清贵族及其封建专制统治 , 宣传民主革命 , 激发广大读者的爱国情感和推翻清政府的革命热情 , 对于促成辛亥革命的爆发起到了振聋发聩的积极作用 。
1912年1月1日 , 中华民国成立 , 宁调元感到革命成功 , 欣然赋诗曰:“世渐承明喜欲狂 , 衣冠重睹汉家装 。 五千貂锦张旗鼓 , 百二金瓯资栋梁 。 ”然而 , 好景不长 , 革命政权不久即被袁世凯所篡夺 。 1913年3月 , 国民党代理理事长宋教仁被暗杀、袁世凯政府违法借款等事件相继发生 , 宁调元即星夜由湘赴沪 , 面见孙中山、黄兴 , 力主武力讨袁 , 并自请赴武汉筹划举事 。 后因事机不密 , 宁调元在武汉被捕入狱 。 尽管身陷狱中 , 宁调元仍壮心不已 , 在其著名的《武昌狱中书感》组诗的序言中写道:“范希文经世之思 , 先天下之忧而忧 , 后天下之乐而乐 。 屈正则卜居之痛 , 众人皆醉我独醒 , 众人皆浊我独清 。 ”表达了要以范仲淹的忧乐精神和屈原的独醒精神来激励自己与袁世凯独裁专制统治作斗争的坚强决心 , 并坚贞不屈 , 于同年9月被害于武昌狱中 , 年仅30岁 。
纵观宁调元的一生 , 自幼接触屈原及其诗作后 , 他就与之结下了不解之缘 , 并在屈原精神的影响下 , 关心国家的前途和民族的命运 , 逐步走上民主革命的道路 , 最后为实现自己的革命理想而英勇献身 。 (未完)
- |唱八岔、玩彩船、写剧本……安康这位非遗传承人多才多艺
- 传承者|听,梯田上的“交响乐”(文化遗产赋彩生活)
- 声部|在云南红河县洛么村,哈尼族多声部民歌代代传承听,梯田上的“交响乐”(文化遗产赋彩生活)
- |“面人张”张俊显:用面人参与“双奥”,传承非遗文化授艺不藏私
- 非遗#传承非遗经典 守护城市记忆 我最喜爱的非遗项目评选
- 万疆!师生同台奏国乐 传承经典迎新春—— 申光伟师生新年音乐会圆满举办
- 王仁杰@“芳华”复排越剧《唐琬》上演优秀剧目有序传承
- 西塘古镇@“90后”姑娘传承风雅,助力汉服文化“出圈”
- 授艺#“面人张”张俊显:用面人参与“双奥”,传承非遗文化授艺不藏私
- 艺术|“面人张”张俊显:用面人参与“双奥”,传承非遗文化授艺不藏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