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人$川渝5馆合办虎展 看江津博物馆虎年有多“虎”

巴人$川渝5馆合办虎展 看江津博物馆虎年有多“虎”
文章插图

“虎啸风生步步高—壬寅虎年春节特展”展厅。江津区委宣传部供图
人民网重庆1月27日电 中国是虎的故乡,虎文化渊源流长,巴人更是将虎视为图腾。从崇虎、刻虎、画虎到剪虎……虎文化由来演变及传承发展的背后,蕴藏着一个个精彩纷呈的历史人文故事。
1月26日,由川渝5家博物馆联合举办的新春虎文化特展在江津博物馆开幕,透过一件件青铜器、石雕、字画等具有关虎元素的珍贵文物,来看看这个虎年有多“虎”。
崇虎:虎钮錞于讲述巴国故事
走进展厅,来自战国时代的青铜“重器”便吸引了观众的聚焦,这是巴文化典型器物——战国青铜虎钮錞于。
江津博物馆策展人丁燕飞介绍,该战国青铜虎钮錞于出土于奉节县永安镇遗址,如今收藏在重庆市文物考古研究院。錞于是古乐“四金”之首(錞于、镯、铙、铎),始于春秋时期,盛行于战国至西汉前期,在长江流域及华南、西南地区都有发现。錞于顶上用于悬挂的钮有桥形、兽形等多种样式,其中虎钮錞于被认为是古代巴人的器物。此錞于上部的钮作虎形,栩栩如生,不怒而威,是巴人虎崇拜的又一重要例证。
“可以说,白虎文化贯穿了巴人的历史,对巴人、巴地都有着深远的影响。”丁燕飞说,在千百年的历史演变中,白虎文化成为了巴人重要的精神图腾,也形成了巴人英勇善战、情深义重的民族性格与人生态度。
刻虎:“四神”石雕集合亮相
“四神”是古代常见的雕刻题材,源于中国民间神话。作为传统吉兽,虎常作为四神之一出现。在展馆内,一套四神题材石雕的组合被人们围观。
据丁燕飞介绍,这套组合石雕来自宋代,部分为泸县宋代石刻博物馆藏。此次川渝联合办展活动,是这套组合石雕的首次集结亮相。
画虎:画虎名家展抗战豪情
在中国近代史上,画虎名家阎松父与江津渊源颇深。阎松父是江苏扬州人,“七七事变”后携全家入川避难,在当时的万县街头展出抗日宣传画百余幅,迁居江津县白沙镇后,执教于四川江津中学、江津师范,晚年任当时的江津县文化馆副馆长、名誉馆长。阎松父先生晚年善画牛、虎,题画室为“啸风楼”,有“阎老虎”之誉。
“作虎画并非易事。”丁燕飞说,虎画是中国传统绘画的重要题材之一,讲究“形似备且气韵全”,古有“画虎不成反类犬”的谚语以寓意画虎之难。而阎松父在技法上吸取历代名家长处,用以墨趁湿破于色的方法,使斑纹与皮毛色墨交融浑然一体,独具一格的画法深受人们喜爱。陈毅元帅曾有诗赞曰:“松父画虎画其神,能令真虎纸上行”。
此次一共展出了8幅阎松父先生的真迹,立轴、横轴、单只、多只都有,类型十分丰富。此外,宜宾市博物院馆藏《民国张善孖设色虎中堂》,沙坪坝博物馆藏《1928年张善孖猛虎图轴》,同期在江津博物馆联合首展。
剪虎:寓教于乐中文化传承
“剪纸是江津非遗技艺之一。”丁燕飞说。在展览现场,有不少小朋友在家长陪同下正进行有趣的剪纸活动。
此次江津博物馆以虎为主题,为小朋友们提供了版画印制、水墨画绘制和剪纸非遗技艺的互动公益活动,还定制了虎年文创台历作为奖品,希望通过寓教于乐的方式让大家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
【 巴人$川渝5馆合办虎展 看江津博物馆虎年有多“虎”】“在这个传统佳节,江津博物馆祝福大家新年生龙活虎、步步高升!”丁燕飞说,希望通过本次特展,更多人能了解传承虎文化,切实增强江津人的文化自信。(刘政宁、杨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