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冰雪文化,自然与人文的交响(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纵横谈)

【文化|冰雪文化,自然与人文的交响(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纵横谈)】文化|冰雪文化,自然与人文的交响(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纵横谈)
文章图片

图为国家速滑馆
图片来源:影像中国
文化|冰雪文化,自然与人文的交响(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纵横谈)
文章图片

图为国家跳台滑雪中心 。
图片来源:影像中国
核心阅读
冰雪文化的传承创新 , 表现出人们勇敢顽强的意志品质和巧借自然的创造精神
开放、合作、包容的创新意志和纯净、无畏、坚毅的精神品质 , 成为当代冰雪文化内核 , 滋养着当代人的日常生活和精神世界
在与数字技术的融合中 , 冰雪文化进一步升级转化 , 人们对冰雪文化的体验也不断拓展
北京冬奥会开幕在即 , 人们对冰雪文化的关注也逐渐升温 。 冰雪文化 , 源于人们适应严寒环境的生存需求 , 体现了人类长期在冰雪环境下生产生活的精神体验与趣味追求 , 具有季节的约束性、自然的创造性、广泛的参与性、艺术的实践性等特点 。 冰雪文化的传承创新 , 表现出人们勇敢顽强的意志品质和巧借自然的创造精神 。
冰雪文化源远流长
冰雪文化最早起源于何时 , 已很难追溯 。 可以说 , 自冰雪积存区域有人类活动开始 , 就有冰雪文化存在 。 位于准噶尔盆地北缘的新疆阿勒泰洞穴滑雪岩画 , 是迄今发现最为久远的人类滑雪运动记录之一 。 在白雪皑皑的冬季 , 滑雪作为人类山地交通方式 , 距今至少已有1万年的历史 。
面对寒冷的冬季 , 我国北方各民族逐渐发展出巧借冰雪的智慧 。 今天人们喜爱观赏的“冰灯” , 最早就起源于古人日常照明的需求 。 古诗咏叹的“以矾入冰冰不化 , 以烛照冰光四射” , 就描绘了中国古人制冰照明的情形 。 为加强防御 , 古人还浇水成冰 , 再将冰与泥土混合 , 一夜之间就能筑起城墙 。 再比如 , 古人冬季狩猎时为提高追捕速度发明了冰爬犁;人们利用冰雪储存食物 , 以解决冬季食物供给问题 , 冬储的习惯一直沿袭至今 。
当生存需求得到满足后 , 作为休闲娱乐的冰雪运动、冰雪艺术逐步出现 。 据《宋史·礼志》记载 , “冰嬉”是有史料考证的古代冰雪休闲活动 。 至清朝乾隆年间 , 冰雪运动已很盛行 。 这一时期的冰雪文化还包括冰滑子、冰车、跑冰鞋、转龙射球、轱辘冰等等 。
斗转星移 , 时代变迁 , 冰雪文化由生态文化衍生出人文内涵 。 开放、合作、包容的创新意志和纯净、无畏、坚毅的精神品质 , 成为当代冰雪文化内核 , 滋养着当代人的日常生活和精神世界 。
以冰雪为“物料”创新景观
冰雪文化的创新性发展首先体现在以冰雪为“物料”的创新上 。 在人们充满创造性的手中 , 冰与雪形态不断发生变化 。 现代冰雪文化物质化的创新 , 以艺术性的提升为标志 。
人们通过研制环保化学色素 , 将无色冰和白色雪改造成彩色冰雪;运用冰灯、冰雕、雪塑造景技术装点北方城镇生活空间 , 更新冰雪应用场景 。 1963年第一届哈尔滨冰灯游园会带动了各地冰雪艺术的兴起 。 哈尔滨冰雪大世界20多年来每年在冬季开园 。 去年底开园的第二十三届冰雪大世界以“冬奥之光 闪耀世界”为主题 , 用冰量23万立方米 , 色彩缤纷、美轮美奂 。
同样为户外冰雪乐园的长春冰雪新天地 , 自2019年起结合度假小镇模式 , 打造冰雪旅游区 。 在深圳 , 人们利用保温气膜结构搭建低温场馆 , 通体白色的建筑和造雪机等设施模拟出逼真的室内冰雪景观 。 温州等地场景化、主题化的室内滑雪场、冰雪游乐场等 , 也使冰雪文化突破地理、季候的限制 。 在这些奇幻的冰雪世界中 , 巧思无处不在 , 比如设计师使用冰点较低、无害环保液体 , 制作出了冰雪“低温喷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