婚事&朱安:婚后像老妈子,照顾婆婆37年,想与鲁迅合葬却遭许广平拒绝( 三 )


朱安听后,便道,“是的,是的,我也吃过的。”
但实际上,那时的中国根本没有这种东西,朱安怎么能吃得到呢?
她这么回答,难怪鲁迅要说她是在“自作聪明”。
婚事&朱安:婚后像老妈子,照顾婆婆37年,想与鲁迅合葬却遭许广平拒绝
文章插图

图为鲁迅上海故居
可是朱安知道,鲁迅对她不喜,这么平平常常的一次对话,她不知道要等多久。
她难道不明白自己的“小聪明”会被鲁迅识破吗?可她还是这么说了。为了什么?不就是为了能跟他多说几句话,拉近一下夫妻间的距离吗?而且,她始终以丈夫和婆婆为先,自己又舍得吃什么好东西呢?
在砖塔胡同时,鲁迅曾生过一场大病。那时他刚跟弟弟周作人闹翻,几乎把全部身家都留给了弟弟,经济并不是很宽裕。但是朱安没有半点抱怨,就踩着那被鲁迅厌恶的小脚,东奔西走地为他抓药请医生,衣不解带地照顾他。
婚事&朱安:婚后像老妈子,照顾婆婆37年,想与鲁迅合葬却遭许广平拒绝
文章插图

图为鲁迅八道湾故居
“大师母每次烧粥前,先把米弄碎,烧成容易消化的粥糊,并托大姐到稻香村等有名的食品商店去买糟鸡、熟火腿、肉松等大先生平时喜欢吃的菜,给大先生下粥,使之开胃。她自己却不吃这些好菜。”鲁迅当时的邻居俞芳曾这样说道,这里的“大师母”指的就是朱安。
默默对他好,把一切好东西都留给他,朱安就是这么对待那个始终不喜欢自己的丈夫的。她见识不多,只能用自己的方式思考,觉得只要自己始终对他好,终有一天,鲁迅会觉察到她的好。
就像田野里的向日葵,默默地向着太阳,为它献出饱满的瓜子仁,期望得到它的回应,但却没有考虑到太阳到底喜欢什么,也许它更喜欢出淤泥而不染的荷花,或者是傲立寒冬,不屈不挠的腊梅。
婚事&朱安:婚后像老妈子,照顾婆婆37年,想与鲁迅合葬却遭许广平拒绝
文章插图

图为朱安及其娘家人
1923年,许广平出现了。许广平开放、独立,她敢于反抗,向往自由。她就像洁身自好的荷花,也像不畏严寒的腊梅。
许广平跟鲁迅其他女学生一样,她们都剪着齐耳短发,穿着校服短衫,朝气蓬勃,敢想敢说。在这些开朗青春的女学生面前,朱安就好像一件毫无生气的旧物件。
她也曾试过改变自己。隔壁院子里住着俞家的一对姐妹,她们时常来找鲁迅讨论学术问题,朱安听不懂,便只能做些端茶递水的活儿。
她曾央求过俞家姐妹教她做体操,期望自己也能变得有活力一些,但是有些动作她又觉得太过“不雅”,做起来时总是束手束脚,看起来及其不和谐。见她们留着代表“新思想”的短发,便想着也要把头发剪短,但“身体发肤,受之父母”,她又觉得剪发于礼不合。
总之,她做了诸多尝试,鲁迅却还是离她越来越远,并最终跟许广平一起离开北京,去外地生活了。
婚事&朱安:婚后像老妈子,照顾婆婆37年,想与鲁迅合葬却遭许广平拒绝
文章插图

图为鲁迅西三条故居
鲁迅离开后,鲁瑞又被留给了朱安一人照顾。他很少回来,即使偶尔回来一次,也不过匆匆见母亲一面,跟照顾自己母亲的朱安,却连话都不愿说。
为一个根本不爱自己的丈夫守着家,还要辛苦照顾他的母亲,这种日子无疑是十分艰难且无趣的,但朱安其实是有两次机会远离这种艰难无趣,回绍兴老家安度晚年的。
第一次是从绍兴搬去北京。
鲁迅当时在北京的八道湾买下一处院子,想把一家人接到北京生活。那时朱安已经四十多岁了,就算跟鲁迅去了北京,生活其实也不会发生什么改变。而且她这一走,很大可能就再也无法回到故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