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科书!鲁迅一篇文章,被中日两国同时收录教科书,理由和用意却完全不同( 二 )







教科书!鲁迅一篇文章,被中日两国同时收录教科书,理由和用意却完全不同
文章插图

《藤野先生》发表后,很快被教科书收录。除了中国之外,日本也将这篇文章翻译收录进了教科书。这篇文章中的日本教授形象很伟大,鲁迅也不吝歌颂与赞美,这可能是日本收录这篇文章的原因。即便文章只是对藤野先生一个人的赞美,但是这样的文章也是有利于树立日本学者的良好形象的。中国同样收录了这篇文章,但是收录原因和日本却是完全不同。这篇文章中,除了对藤野先生表达赞美歌颂之外,也表达了很多其他的东西。在日本留学期间,鲁迅的所见所闻都对他的思想产生了深刻影响。比如颓废麻木虚度光阴,完全不关心国家前途命运的其他中国留学生,让鲁迅感触颇深。





教科书!鲁迅一篇文章,被中日两国同时收录教科书,理由和用意却完全不同
文章插图

在日本留学的经历鲁迅除了学习之外,更多的是思考。一些中国留学生的行为让他痛心失望的同时,对国家前途命运的忧虑却是日益增加。终于,他的思想发生了转变,最终决定弃医从文。中国收录这篇文章的原因,应该是因为这里面有太多值得我们去思考,去学习的。比如鲁迅的爱国情怀、藤野先生的广阔胸襟等等。同时文章里面那些反面的行为,比如日本学生对中国留学生的偏见,以及一些中国留学生的不思进取,都是我们应该避免犯的错误。





教科书!鲁迅一篇文章,被中日两国同时收录教科书,理由和用意却完全不同
文章插图

《藤野先生》是很有时代特色的一篇文章,但是放在如今来看,这篇文章仍然是非常有意义的。虽然现在时代不同了,但我们仍然能从文章中学习到很多。比如藤野先生作为一名老师,尽职尽责,公平公正,对待学生真诚和善;作为一名学者,胸襟宽广,没有国界之分,不吝向其他国家分享技术成果。而文中一些反面典型,比如仗势欺人的学生会干事,则让我们牢记这种行为是错误的。这篇文章批判了民族偏见,而在现今社会中,也有各种各样的偏见存在。很多时候,我们并不了解某个人或某件事,或者某个地方,但是我们可能会因为“听说过”一些事而产生对他们产生偏见。眼见为实,对于自己并不了解的事物,不要轻易去作出评价。借用文中教授的一句话:“总要看一看才知道。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呢?”参考文献:《藤野先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