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俗语说:不孝有三无后为大,另外2孝是什么?有一种现代人正在犯
公元前300多年的一天,“亚圣”孟子正与众多弟子坐而论道,弟子万章问曰:诗云,娶妻如之何?必告父母。信斯言也,宜莫如舜。舜之不告而娶,何也?”
“《诗经》上说:“当一个人娶妻的时候首先应该怎么办呢?必须先禀告父母。如果遵言而行的话,最好就不要像舜那样。当时,舜在不禀告父母的情况下就娶妻结婚,这是为什么呢?”
孟子曰:“告则不得娶。男女居室,人之大伦也。如告,则废人之大伦,以怼父母,是以不告也......帝亦知告焉则不得妻也。”
文章插图
不孝有三,无后为大
孟子说:“禀告了就娶不成了。男女结婚,是人生的重大伦常。如果禀告了,就是废弃这个伦常,娶妻不成就会怨恨父母,所以大舜没有报告父母。帝尧也知道如果告诉了舜的父母自己就不能把女儿嫁给舜了。”
原来,舜的父亲是个瞎子,舜的母亲早逝,父亲就娶了舜的后母,后母又给他生了个小弟弟名字叫象。他们一家三口因怕舜将来与象共分家业,就对舜恨之入骨,时刻想要他的性命。
如果这时舜向他的父亲和后母禀告娶妻一事,那就是死路一条,所以孟子就从另一个角度说明舜不告而娶是正确的:正因为舜没有报告父母,才得以娶妻生子,延续祖祀,而这就是对父母最大的孝顺。
所以,孟子结论曰:“不孝有三,无后为大。舜不告而娶,为无后也。君子以为犹告也”:不孝有三种情况,其中以没有后代为最重要。舜没有向父母禀告就结婚了,是因为他年纪大了还没有后代,这就是没有尽到后代的责任。
文章插图
在君子看来结婚生子是比禀告父母更大的孝顺。所以,“不娶无子,绝先祖祀”虽位列后世所讲“三大不孝”中的第三位,但却是最大的不孝。自西周开始,我国就开始讲求孝道,而上述这个故事是流传最早、最广、堪称我国孝道文化的著名范例。
那么,中国传统孝道文化中“三大不孝”的另外“两大不孝”又是什么呢?东汉的赵歧,是第一个为孟子著作做注的人,也是把孟子的地位拔高到“亚圣”空前位置的人。
【 父母&俗语说:不孝有三无后为大,另外2孝是什么?有一种现代人正在犯】赵歧为孟子补上了另外两大不孝:“于礼有不孝者三,谓阿意曲从,陷亲不义,一不孝也;家贫亲老,不为禄仕,二不孝也;不娶无子,绝先祖祀,三不孝也。”
这似乎诠释了孟子“不孝有三,无后为大”的原意:“不娶无子,绝先祖祀”就是最大不孝。另外,孟子后来在书中又进一步说明了“不孝有三”这句话中“三”的具体含义:
文章插图
“世俗所谓不孝者五:惰其四支,不顾父母之养,一不孝也;博弈好饮酒,不顾父母之养,二不孝也;好货财,私妻子,不顾父母之养,三不孝也;从耳目之欲,以为父母戮,四不孝也;好勇斗狠,以危父母,五不孝也。”
遵从圣训,自秦律开始,汉、唐以后各个朝代的法律都对种种不孝行为制定了严酷刑罚,比如对严重不孝之人要押赴广场吊起乱箭射死,等等。
不孝其二:“家贫亲老,不为禄仕”。
“家贫亲老,不为禄仕,二不孝也”的意思是,家中父母年纪大了,很是贫困,但做儿女的却不去想法挣钱或考取功名来养家和赡养父母,这明显的就是现代的“啃老族”。
这其中也含有孟子所列五不孝之一的“好货财,私妻子,不顾父母之养”之意。如果说“不孝有三,无后为大”和“不娶无子,绝先祖祀,三不孝也”偏重于道德层次的话,那么此种“家贫亲老,不为禄仕”的“二不孝”则更重于现实层面。
- 文化&中国各大姓氏的“图腾”,有你的姓氏吗都来看看吧!
- 英子女士&治愈书单推荐(篇二):世界上超过70%的人感到焦虑,你呢?
- 部落首领&神农氏就是炎帝吗若不是,神农氏和炎帝之间究竟是什么关系
- 坟墓&盗墓贼看见古墓旁有柳树为啥扭头就走?原来这里有个不成文的规定
- 胡马度阴山&李广能力不强,为什么被后人膜拜?
- 冬奥会&冬奥有我,请党放心!冬奥会延庆赛区联合党委举行线上誓师
- 凯文&一张获奖照片:秃鹫站在女孩身后等她死去,作者受质疑自杀身亡
- 武松&梁山108将中, 能够称得上真好汉只有这5位! 第一实至名归!
- 乌龟&古人挖井时,为何会先在井底放只乌龟?并非迷信而是出于科学考虑
- 五谷&孔子问天上有多少颗星星?七岁孩童回答后,孔子拜他为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