荀子|荀子学园|《荀子“兼”论大义述》商榷

【姚海涛】不才实在没有头衔 , 竟将儒家荀子学园公众号主编头衔堂而皇之的用在简介中 。
以上是拙文删节版 。 敝帚自珍罢了 , 非核心 。
每发一篇文章便是将自己浅薄的学问识见、拙劣的分析技巧、寡淡的学术话语 , 暴露一番 。 感谢《江南大学学报》收容自己多篇文章 , 并提供润笔 。 其“儒佛道与地域文化”栏目成为我学术路上的福地 , 成为荀子走到江南去的一方阵地 。
此刊虽不为北大、南大核心 , 但当是“下核心一等” , 时有大咖发文 , 常有大咖主持 。 群内东方朔老师曾主持过 , 惜未同框 , 每次都与李承贵老师同框 。 谢光前主编及其同仁虽从未谋面 , 竟然提携后生 , 视为专家 , 实在感佩 。 以上所及之学术贵人 , 皆未谋面 , 更无私交 。
有叹曾曰:
人生天地间 , 忽如远行客 。
中有知音赏 , 岂可自鄙薄 。
——姚海涛2022年1月28日记
【荀子|荀子学园|《荀子“兼”论大义述》商榷】【林桂榛】副厅级 。
【林桂榛】[摘要] 经梳理、归纳、研判可见 , 荀子“兼”论涵摄礼、法、术三大思想维度 。 其一 , 理政之“兼”角度言之 , 可名之为兼覆、仁厚之礼政;其二 , 权衡之“兼”角度言之 , 可称之为兼别、权衡之法则;其三 , 宽容之“兼”角度言之 , 可曰之为兼人、宽容之术治 。 荀子将“兼”所可能涵摄的维度升华到了一个新的理论高度 , 将政治学、哲学、伦理学兼而有之、统而用之 , 从一个侧面折射出战国学术合流之时代特点 , 也在一定程度上朗显出荀子思想的批判熔铸、建构创造之理论特色 。
【林桂榛】红楼梦秦可卿来自荀学 , 兼美 。
【林宏星】桂臻摘的非常好 。
【林桂榛】秦可卿可能暗示大秦荀卿 , 荀卿重视情欲问题 , 红楼梦全是食色情事 , 乐一下 。
【王国明】标题古雅 , 想起了杨树达先生《春秋大义述》 。
【姚海涛】刚写作是用了很长的标题 , 荀子兼论视域下…… 。 后来一想 , 干脆利落点 , 用短标题 。
【王国明】简洁有力 。
【周启荣】姚海濤?姚老师的论文提出荀子“兼覆”之政最有说服力!对研究荀子有很重要的贡献!其次以“兼人”比墨子兼爱也合理 。 不过荀子用“兼人”14次 , 除了一次在《富国》其余都出现在《议兵》 , 这有点奇怪!说服力不足的是“兼权”的说法!“权”指权衡时 , 意在轻重之间选择其一 , 意不在兼!同时考虑两个问题当然可以说兼 , 但最终是取舍而不是兼取!墨子兼爱、荀子兼人都是兼取 , 而不是取其一!在荀子里“兼权”只用一次!而那一次的语境是衡量欲恶取舍的利弊 。 但这个欲恶取舍的问题 , 我认为荀子是用礼来处理 。 欲恶取舍以礼 , 就是可欲与可恶的界线因为有礼来清楚画出 , 所以需要权横的机会不多 。 如果荀子重视随环境而权衡欲恶的取舍 , 不可能只用了一次!欲恶取舍的问题在荀子的思想里主要由礼来处理而不是“权” , “兼权”应该不是荀子思想的重要概念 。 但“兼覆”之政则是 , 它可以与孟子的“仁政”相比!
【姚海涛】多谢周老师对兼覆之政论证的肯定 。 兼覆之政是荀子重视人道 , 是其政治哲学之表征 。 孟子仁政大言迂阔 , 而荀子兼覆之政则有细目 。 二子之不同 , 正是道德治国与制度治国之异 。 (望喜孟者 , 海涵则个)
兼人 , 实则有兼并他国之人的蕴谓 。 故多出于《议兵》 。 但荀子还是以德兼为上 , 不失为儒家论兵风范 。 除此之外 , 在《议兵》中多有仁义之兵之论 , 可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