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莫斯科1月30日电 (采访人员荣翌)筷子夹糖、拼汉字、做灯笼……1月29日 , 近50位中俄儿童和家长在中俄人文合作发展中心齐聚一堂 , 参加了一场别开生面的迎虎年庆新春活动 。
中心的俄籍汉语教师达利亚结合视频和图片向俄罗斯孩子讲述春节传统文化习俗 , 并通过互动提问的形式 , 加深孩子们对中国传统节日的认识 。 “汉语里的年是什么意思?”“中国人过年为什么爱穿红色?”面对一个个有关中国传统文化知识的提问 , 许多俄罗斯孩子对答如流 , 并对照12生肖图片 , 用中文准确说出了自己的生肖 。
【春节|中俄儿童共迎中国春节】
本文图片
汉语教师达利亚向孩子们讲解春节传统习俗 。 中俄人文合作发展中心供图
在游戏环节 , 两国儿童小心翼翼地用红纸制作灯笼 , 点亮对中国新年的美好期盼 。 “以后回家吃饭我也要用中国筷子!”在体验筷子使用后 , 一位俄罗斯小朋友兴奋地说 。
本文图片
俄罗斯儿童体验筷子的使用 。 中俄人文合作发展中心供图
“北京冬奥加油!”活动最后 , 中俄儿童举起红色“福字”和中国结 , 为即将到来的北京冬奥会送上诚挚祝福 。
中俄人文合作发展中心董事长尹斌告诉采访人员 , 举办此次活动是为了进一步加深俄罗斯儿童对中国文化的认知 , 也有利于两国儿童厚植友谊 , 这是在俄华人华侨的应有使命担当 。 “孩子们对中国文化的热爱激励我们 , 继续做中俄友谊的传承者和两国民间交流的桥梁 。 ”他说 。
- 合影留念$民众在上海外滩迎2022年春节
- 观众|老工程变身博物馆,春节民俗文化展再现老北京记忆
- 许纪霖|许纪霖:春节时分谈中国文化
- 林少娟|春节·乡音 | 方言里的春节,倒映着团圆,消融了风雪
- 技艺|碑林:春节里的“非遗” 新年里的“老味道”
- 晚报|习俗·讲究丨正月初一拜大年!
- |新华时评·从春节看文化自信丨团圆:拆不散的纽带,割不断的血脉
- 社论|无论身在何处,你我乡愁如一 | 春节社论
- 才能震|谢茂松:春节的文明原理与文明智慧——日新其德与可大可久
- 春节|市及肃州区图书馆春节期间“不打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