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规律&二十四节气里,蕴含着一个民族生生不息的秘密
2月4日,中国农历立春之日。晚上8点,举世瞩目的2022年冬奥会开幕式在鸟巢上演。令人感到惊奇的是,开幕式倒计时选择了二十四节气,以呼应第二十四届冬奥会。从24开始倒数,节气流转则从“雨水”开始,到“立春”落定。“从第一秒钟起,就有中国文化的定义”。整个演出中,立春元素浓郁,洋溢着一派盎然的生机。那漫天飞舞的雪花,营造出“千树万树梨花开”的胜境,传递出“一夜春风来”的讯息。
立春是二十四节气之首,标志着冬天的结束,春天的开始。中国人对春天有着异乎寻常的偏爱,春文化源远流长。历代文人墨客在立春日留下了众多名篇佳作,民间在立春日传唱数不清的谚语俗话。对冬奥会的千呼万唤,对春天的翘首期盼,在这个注定载入奥运史册的夜晚,完美地融合在一起。这是一场与春天同时启幕的冬奥会,也将会开启冬奥会发展史上的又一个春天。
选择二十四节气倒计时,可谓神来之笔。“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秋处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二十四节气是中国古人通过观察太阳周年运动,认知一年中时令、气候、物候等方面变化规律所形成的知识体系和社会实践。现代科学越是发展,我们越是感叹古人的智慧,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形成如此合乎自然规律又能用于指导实践的完备体系,是多么的伟大。天人合一的理念,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态度,探求自然规律的科学精神,在二十四节气上得到集中体现。在国际气象界,二十四节气被誉为“中国的第五大发明”,2016年被正式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中华文明五千多年绵延不断、经久不衰,在长期演进过程中,形成了中国人看待世界、看待社会、看待人生的独特价值体系、文化内涵和精神品质。倘若说“二十四史”记录下了中华民族这个世界上从未中断过的文明,并为后代保留了绵延不绝的精神血脉,那二十四节气就是解答这一现象级谜题的重要密码。“立夏桑果像樱桃,小满养蚕又种田。芒种育秧放庭前,夏至稻花如白练;小暑风催早豆熟,大暑池畔赏红莲……”正是由于二十四节气的出现和完善,为农业生产提供了相当科学的指导,虽灾害不断、战乱频仍,人民苦难深重、流离失所,依然能让农耕文明时期的中国养育起数量庞大的人口,生生不息、茁壮繁衍数千年。
随着人类对自然规律掌握的加深,特别是中国城市化进程加快和现代化农业技术的发展,二十四节气对于农事的指导功能逐渐减弱,但谁都不可否认的是,在当代中国人的生活中,二十四节气依然具有不可替代的文化意义和社会功能。
比如立春,一元复始,万象更新,意味着不可遏阻的新生力量,蕴含着未来可期的希望。风光行处好,云物望中新。经过冰雪洗礼的大地逐渐回暖,与寒冬战斗过的万物开始复苏,叶萌草发绿意浓,争奇斗艳绽百花。冬奥运动员们又何尝不是如此?为了这一刻,他们已经等待了四年。四年里他们要面对枯燥乏味的训练和伤病的侵袭。千百次的重复可能只为一个动作更规范,上千个日夜的坚守只为心中那份不屈的信念。冬奥会大幕一旦开启,他们就将焕发气吞万里如虎的昂扬斗志,展现虎虎生威无所畏惧的劲头,拼出积蓄已久的力量,在冬奥会赛场上绽放最好的自己。
中国人民勤劳智慧,中华文化博大精深。二十四节气搬上冬奥会开幕式,是在向我们智慧的祖先致敬,更是一种深沉的文化自信。我们有理由自信,也有底气自信,“从此阳春应有脚,百花富贵草精神。”
- 凤鸟&(虎年说虎)虎与凤的浪漫协奏
- 北京冬奥会&火炬变小背后:方案差点被砍 张艺谋理念打动奥委会
- 书法&“笨小孩”文征明隶书竟如此惊艳,方方正正,扎实沉稳,浑厚拙朴
- 篆刻&气质美女吴越,早年混入演艺圈,父亲极力反对
- 父母&儿女能否成龙凤,和分数无关,曾国藩留下6字家训,点醒天下父母
- 衣服&古代衣服那么长,不怕脏吗原来他们所穿的衣服都是有讲究的
- 学生时代&7岁的司马光就懂得砸缸救人,救的人到底是谁?他有这样的成就!
- 衙役&此人是北宋公认清官,包拯都崇拜,仅凭少一样证物就破了和尚冤案
- 方腊&水浒传当中威名赫赫的方腊,究竟是怎样的人物,他又为何起义
- 圈套&封神演义,妲己为何不遵女娲号令残杀商纣忠臣,竟是中了阐教圈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