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信出版集团|2021·年度阅读︱记忆的幽灵与历史的书写( 二 )


本文图片

大致从1980年代以来 , 随着西方进入后现代社会和冷战的终结 , “记忆”一时之间成为从历史学到社会学、人类学乃至文学的热门关键词 。 英国历史学家杰弗里·丘比特在《历史与记忆》(译林出版社 , 2021)中承认 , 自1980年代初以来 , “记忆显然已成为历史研究的中心议题” , 他从概念的界定到一系列相关议题的展开 , 系统地讨论了记忆对历史研究的意义 , 也表明了这一话语的极强的能产性 , 可以说完全刷新了原来历史学的范畴和认知 。
中信出版集团|2021·年度阅读︱记忆的幽灵与历史的书写
本文图片

这方面 , 最早、最重要的著作之一当然是法国历史学家皮埃尔·诺拉从1984年起主编的多卷本《记忆之场》 , (节译本由南京大学出版社2015年出版)这是一部标志着史学研究重心从“历史”转向“记忆”的里程碑式的巨著 。 这不仅仅是史学界内部的思想变动 , 也应和整个社会1980年代初的后现代转型密切相关 , 因为“记忆之场”所着重的 , 已经不完全是集体记忆对社会的功能性 , 而是社会意识的历时性变迁 , 以及原先那种一元的“历史”如何变成了多声部的“记忆” , 换言之 , 唯一正确的历史书写已经渐渐退场 , 如今人们可以用任何方式加以研究和评说了 。
中信出版集团|2021·年度阅读︱记忆的幽灵与历史的书写
本文图片

在冷战结束后 , 随着铁幕背后东欧社会的记忆解冻 , 一大批档案文献和历史记忆重见天日 , 很多历史学家在这里挖到了宝藏 。 英国历史学家劳伦斯·里斯对二战历史的重写 , (特别是《奥斯维辛:一部历史》 ,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 2016)大多就基于许多前纳粹分子的口述访谈 。 与此同时 , 原本被掩埋已久的沉睡记忆 , 再度被唤醒过来搅扰生者 , 波兰犹太裔作家安娜·比康特令人难忘的《罪行与沉默:直面耶德瓦布内犹太人大屠杀》(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 2018)就由《邻人》一书引发的争议而来 , 揭开了波兰人令人难以启齿的过往:他们不仅是受难者 , 也曾是加害者 , 而这正是现在的他们所竭力想要遗忘和否认的记忆 。 当然 , 对大屠杀的历史记忆 , 彼得·诺维克的《大屠杀与集体记忆》(译林出版社 , 2019年)是必读书 , 他指明了令人惊悚的一点:“最强大的集体记忆通常是那些怨恨极深的记忆 。 ”关键之处在于这样的记忆是被用于复仇 , 还是基于对过往的批判认知 , 开创新的未来 。
中信出版集团|2021·年度阅读︱记忆的幽灵与历史的书写
本文图片

对经历了这些苦难的人们来说 , 那些历史是房间里不可回避的大象 , 时时搅扰着生者的现实政治 , 往往正是这些不同的历史记忆变成宿怨 , 对细节的分歧则阻碍着人们达成和解 。 《什么也别说:一桩北爱尔兰谋杀案》(格致出版社 , 2021)表明 , 在全社会的断层线上 , 人们受到不同历史记忆和社会身份的撕扯 , 根本不存在一个被所有人接受的历史叙事 。 《民族的重建:波兰、乌克兰、立陶宛、白俄罗斯:1569-1999》(南京大学出版社 , 2020)则回顾了东欧原本同根所生的四个国家 , 如何各自利用历史记忆来建构分化的民族身份和文化认同 , 在此 , 历史的书写本身就折射出民族主义政治的冲突 , 因而“把历史留给历史学家” , 实际上是他们好不容易才达成的共识 , 而这本身表明历史在现实政治中的重要性已经下降了 , 历史学终于可以摆脱原来的重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