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1月21日 , 著名作家张洁在美国因病逝世 , 享年85岁 。
作为新时期以来国内重要的作家之一 , 张洁几乎获得了所有国家级文学奖项 , 也是国内唯一的两度获得茅盾文学奖的作家 。 旧友们念及张洁 , 感叹她的文学贡献 , 也怀念她的人格魅力 。
文章图片
张洁 人民视觉 资料图
(一)
1989年 , 《花城》原编辑部主任文能去北京组稿 , 组织了一些在京的作家小聚 , 王蒙、史铁生、李国文、谌容、张抗抗、张洁都在 。 这是文能第一次见到张洁 , 一身驼色风衣的张洁给文能留下了极深的印象 。
“是驼色的风衣 , 我记得很清楚 , 那种风衣在当时还很少见 。 她应该有五十岁了 , 可是岁月这把刀在她脸上一点痕迹都没有 。 她在社交场合一般不大活跃 , 但面对熟悉的朋友 , 她还是自如的 , 有一种说不出的魅力和风采 。 ”
后来 , 两人因为组稿的缘故熟悉起来 。 张洁比文能年长一辈 , 文能一开始喊她“张洁老师” , 但张洁说别这么叫 , 叫“老师”很不舒服 , 于是改口“张洁大姐” , 后来渐渐连名字也不加了 , 直呼“大姐” 。 一次文能跟着张洁去作协 , 人家问这是谁啊 , 张洁就回 , 这是我小弟 。
“她一直是这样直来直往的 , 对人对事都非常直率 。 ”文能说 , “她不喜欢见不熟的人 , 也拒绝了很多重要的采访 。 比如她第二次获得茅盾文学奖之后 , 央视和北京电视台的采访人员到她家门口了 , 没让进门 。 ”
而在相对长的一段时间里 , 文能与张洁更多谈的不是文学 , 不是稿件 , 而是猫 。 文能告诉澎湃新闻采访人员 , 张洁以前不养猫 , 但她母亲养 。 母亲去世后 , 张洁特别疼爱母亲留下的那只猫 , 去国外出差也要自己带着 。 因为文能也养猫 , 张洁经常找他 , 有时一两个小时电话下来 , 全都在谈猫的事情 。
“对于张洁的散文 , 大家最熟悉的是她怀念母亲的《世界上最疼我的那个人去了》 。 但那之后还有一篇 , 是她写那只猫的 , 叫《幸亏还有它》 。 在别人看来 , 这只猫可能不那么重要 , 但我想它对张洁而言意义非常 , 它是陪伴 , 也是对她母亲深深的思念 。 ”
除了散文《幸亏还有它》 , 文能认为张洁的另一篇小说《知在》也被重视得不够 。 这部小说于2006年首发于《收获》 , 是张洁继第二次摘取茅盾文学奖之后创作的长篇小说 。 “我印象里 , 这是她唯一一部有关古代题材的作品 , 写到了东晋皇后贾南风 。 小说里贾南风有一个独白 , 说‘败笔又如何?败笔也是人生 。 贾南风从不悔恨 , 悔恨是弱者的救赎药方’ , 看到这里我非常震动 。 ”
文能说 , 此前张洁笔下的女性总需要一处情感寄托 , 否则这一生是不完整的 , 有残缺的 , 而她自己念兹在兹的东西也从未真正放下 。 “看到那句话我真的替她高兴 , 我心想大姐终于放下了她的执念 , 她接受了情感无处着落的人生 。 这接下去的生活 , 她就更自由了 。 ”
(二)
《啄木鸟》原编辑部主任王咏虹也是在组稿时认识了张洁 , 她用了“一见如故”来形容两人的相识 。
“我们之所以能一下子就相互了解 , 是因为我们在性格上有很多共通的东西 。 ”王咏虹说 , 她对张洁印象最深的就是她很勇敢 , 有“洁癖” , “所谓洁癖是心灵的纯洁 , 她属于那种心里怎么想 , 嘴上就怎么说 , 行动上也怎么做的人 。 作家 , 你可以说比较深沉 , 也可以说比较圆滑 , 她和那些爱搞动静的作家完全不是一路人 。 中国人讲面相 ,张洁的面相是多么地坦率 , 是真的相由心生 。 她敢写 , 敢做 , 把我们这一代人的心声都说出来了 。 ”
- 茵陈|背影|与父亲聊天的记忆
- 年味|套住的是记忆中的年味
- 大江#日本作家得诺贝尔奖后,母亲告诉他:若鲁迅还活着,就没你啥事了
- 文创店$记忆老辈兵团人过往 新疆国际大巴扎有间兵团文创店
- 寡母@以《醒世姻缘传》中晁母为例,分析明代母亲的活动与权力
- 条几|年的那些零碎记忆
- 诗歌|诗歌丨乔伊宸:漠漠水田,生机白鹭,播撒着记忆,浸染着乡愁
- 大文豪@鲁迅的母亲有两个大文豪儿子, 她开明又善良, 晚年却不算幸福
- |作家张洁去世,她的童年记忆来自于宝鸡岐山
- 老母亲#西游记中隐藏的秘密,殷温娇婚前怀孕嫁给陈光蕊属实,丈夫是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