绘画|从“眼前山水”到“胸中丘壑”,中西绘画如何“不断线”?|东西问( 三 )


吴冠中、袁运甫、杜大恺、刘巨德等人一直都秉承着庞薰琹的艺术思想体系下的创作方式 , 包括吴冠中提出的“油画的民族化 , 中国画的现代化”及“风筝不断线”理论(艺术家和人民不能断线 , 传统和现代不能断线 , 东方和西方不能断线 , 写生和创作不能断线) , 也是我们如今融合创作的重要支撑 。
所幸他们当初没有放弃、没有自我怀疑 , 今天看来 , 中西融合这条路是非常成功的 。 未来中西交流一定更加广泛 , 画水墨画的西方艺术家也越来越多 , 中国如果能多出一些像吴冠中这样的大家 , 中国画在世界上的影响力一定会越来越大 。
绘画|从“眼前山水”到“胸中丘壑”,中西绘画如何“不断线”?|东西问
本文图片

吴冠中描绘香港夜景的作品《都市之夜》 。 中新社采访人员 杜洋 摄
中新社采访人员:您曾说 , “中国当代水墨画应该具有世界性的语言 。 ”这句话如何理解?
陈辉:中国当代水墨画应具有世界性的语言 , 首先要有中国文化的内涵 。 艺术家所画的东西先要感动自己 , 才能感动观众 。 艺术家生活在这片土地上 , 只有具备本土情结 , 画出的东西才会刻骨铭心 。 同时 , 中国画这种以意韵来表达的方式要保留 , 这是它走向世界的优势 。 在世界艺术的大花园里 , 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的特点 , 中国画要保持其独特性 。
绘画|从“眼前山水”到“胸中丘壑”,中西绘画如何“不断线”?|东西问
本文图片

观众在中国国家博物馆内参观“中国大运河史诗图卷展” 。 中新社发杜建坡 摄
其次 , 绘画像音乐、舞蹈一样 , 是一种世界语言 , 不需要翻译便能打动观众 。 无论是如诗歌般的赏心悦目的美 , 还是反映苦难的震撼心灵的美 , 一个艺术家的性格与经历铸就了其独一无二的风格 , 坚持自己的本色就好 。
再次 , 作品一定要有当代性 。 作品要承载当代人的生活方式、生存状态及共同关注的问题 , 如社会问题、环境问题、都市生活 , 还有中国的小康生活及农民生活状态的改变等 , 都可以用中国画的特殊语境去表现 。
受访者简介:
绘画|从“眼前山水”到“胸中丘壑”,中西绘画如何“不断线”?|东西问
本文图片

陈辉 , 清华大学美术学院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 , 教育部全国专业学位水平评估专家 , 吴冠中艺术研究中心副主任等 。 代表作品有《中国文化》《皖南迷境异幻时》《什刹海印象》等 , 作品被中国国家博物馆、中国美术馆等相关单位收藏 。 个人艺术履历、作品及学术观点入编国家重点文献《中国现代美术史》 。 出版多本学术专著及个人画集 。
图片编辑:苏丹
编辑:徐文欣
责编:李明阳
绘画|从“眼前山水”到“胸中丘壑”,中西绘画如何“不断线”?|东西问
本文图片

中国花滑队 , 创造历史!
绘画|从“眼前山水”到“胸中丘壑”,中西绘画如何“不断线”?|东西问
本文图片

北京冬奥会首金产生!
绘画|从“眼前山水”到“胸中丘壑”,中西绘画如何“不断线”?|东西问
本文图片

侨乡美食知多少?老味道里的乡愁与生财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