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2月7日)下午 , 中国作家网发布了一则简单的消息:“著名作家张洁2022年1月21日在美国因病逝世 。 ”这则新闻很快在朋友圈转发起来 , 笔者的朋友圈中大部分是作家和出版界人士 , 在笔者转发的消息下面 , 有的评论:“我还去她家给送过稿费呢”;有的评论“我一直在与她发邮件 , 我们负责她作品的版权”;也有的评论:“我认识她 , 很有个性” 。 也有些不从事文化领域工作的朋友评论说:“就是那位写《世界上最疼我的那个人去了》的作家张洁吗?读的时候哭了 。 ”
的确 , 无论认识她本人与否 , 我们这一代八零后在中学读书时语文教材中有她的作品 , 那是刻在早期生命中的文学印记 , 是无论如何都不会忘记的 。
文章图片
作家张洁
张洁1937年出生在北京 , 7年前 , 张洁来北京办画展 , 笔者对她进行了一次采访 , 那时的她77岁 , 身体病弱 , 她已经开始斟酌身后事 , 她说自己找律师立了遗嘱 , 遗嘱里写“在我死后不要开追悼会 , 不发表纪念文章 , 不要纪念我 。 ”从这几句话中我们可以看出她的确与众不同、个性十足 , 她直爽、热情、真诚 , 用她自己的话说是“各色” , 或许她的直言曾让她说过一些得罪人的话 , 但那确实也是她独特人格魅力的一部分 。
张洁后来一直生活在大洋彼岸的美国 , 因为身体的原因 , 回国的机会也越来越少 。 铁凝曾说张洁就像“孤侠”行走天下 , 我们不知道她最后的岁月是否孤单 , 但她至少是如愿地静静离去(甚至在她去世半个多月后才发布出消息) 。 李敬泽曾经说 , 别人都是害怕被人遗忘 , 但是张洁是不愿意被人记起 。 但总是有很多人记得她 。
张洁虽然不喜欢接受采访 , 但是一旦你也真诚地与她对话 , 她总能认真地回答问题 , 有问必答 , 有话直说 , 绝不绕弯子 , 不说客套话 。 与她的接触令笔者感受到 , 如果交流的双方都能极度坦诚 , 反而不会产生不舒服或误解 。 记得笔者听导师徐泓老师讲过一个故事 , 一次开会中间休息 , 她去阳台透气 , 发现旁边有一位很有气质的女士也在眺望远处 , 两人聊了一会儿 , 顿觉相见恨晚 , 从此成了无话不谈的密友 , 这位女士就是作家张洁 。 那么这样看来 , 许多不管是认识还是通过作品 , 产生心心相惜之感的人们 , 是不会忘记张洁的 。
在中国作家网发布的消息最后这样写了一句话:“爱是不能忘记的 , 张洁的作品和风范长存于她的读者心中 。 ”笔者想 , 长篇散文《世界上最疼我的那个人去了》中 , 张洁对去世的母亲的怀念令一代代读者感同身受 , 她文字中的温柔、动情、脆弱、心碎让我们看到了亲人离去时的自己 。 愿此刻的张洁已在另一个世界与母亲团聚 。
张洁是中国新时期文学的重要代表性作家 , 1979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 。 其《沉重的翅膀》《无字》《爱 , 是不能忘记的》《祖母绿》《从森林里来的孩子》等作品具有广泛影响 。 曾获第二届、第六届茅盾文学奖 , 多次获全国优秀中篇小说奖、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 。 部分作品被翻译成多种文字 , 并获意大利骑士勋章及德国、奥地利、荷兰等多国文学奖 。
中国文联主席、中国作协主席铁凝 , 中国作协党组书记、副主席张宏森 , 分别对张洁的逝世表示沉痛哀悼 , 向张洁的亲属表示深切慰问 。 中国作家协会在唁电中对张洁为中国当代文学作出的卓越贡献表示崇高敬意 。
以下是笔者2014年采访张洁的报道:
- 佛祖@西游记中,最低调的一位佛祖,他是如来的顶头上司,但从未露面
- 袭人@一个与宝玉同床共枕,一个守着宝玉绣鸳鸯,黛玉和宝钗谁才是淑女
- 天法道!一部史记,诉说的不仅仅是三千年,更是无尽的心酸
- 郭沫若!面对鲁迅她自谦是“学生”,鲁迅去世后,她却用后半生去骂鲁迅!
- 绘画!他是一个画家,书法却超过大部分书法家,看这些手札才知道
- 书协&他是最年轻的省书协主席,曾连续两次摘得兰亭奖,书坛“弄潮人”
- 真草千字文$初学书法,若是能写好这1000个字,你的书法将不可限量
- 庄子&活了一辈子才明白,毁掉一个人很简单,就是一直让他做有用的事
- 艺术作品&她48岁学画,一年就办个人画展!专家没艺术价值,是农妇乱涂鸦
- 盲人@21个超走心的“人性化”设计,图20是多少男生的愿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