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爱玲|张爱玲的反向改编

很多由张爱玲小说改编成的影视剧都以极强的感染力给观众留下了深刻印象 , 诸如《半生缘》、《倾城之恋》、《色戒》、《金锁记》等 。 然而 , 有篇作品却例外地不尽如人意 , 这就是电影《不了情》 。
《不了情》是张爱玲亲自执笔任编剧的处女作 。 1946年11月上海文华公司准备开拍桑弧编剧的《假凤虚凰》 , 可原定主角、当时红极一时的陈姓大明星签约后突然提出恳请改换悲剧剧本 。 于是 , 桑弧和文华公司负责人登门恳请张爱玲担任编剧 。 张爱玲一番犹豫后答应了 。 当时 , 张爱玲深陷与胡兰成情变的痛苦之中 , 文学创作进入停滞期 , 这也是她接受编剧之邀的重要原因之一 。 从她答应尝试编剧 , 到初稿写成 , 仅仅只有半个月时间 。 剧本于1947年1月27日定稿 , 2月6日《不了情》开拍 。
受时间仓促、初次涉足电影编剧并为大明星量身定做等因素的限制 , 张爱玲对这部处女作多少抱有遗憾 。 她在1982年台湾《联合报》刊载《多少恨》时的前言中写道:“陈某退隐多年 , 面貌仍旧美丽年轻 , 加上她特有的一种甜昧 , 不过胖了 , 片中只好尽可能地老是穿着一件宽博的黑大衣……女主角不能脱大衣是个致命伤 。 ——也许因为拍片辛劳 , 她在她下一部片子里就已经苗条了 , 气死人!——寥寥几年后 , 这张片子倒已经湮没了 , 我觉得可惜 , 所以根据这剧本写了篇小说《多少恨》 。 ”
这是集作家、编剧于一身的张爱玲唯一一次从电影到小说的反向改编 。
小说《多少恨》和电影《不了情》的故事主线是一致的 , 主要讲述单身家庭女教师虞佳茵和已婚的男主人夏宗豫相恋 , 最后因为不忍伤害夏宗豫无辜的女儿 , 以及其有名无实、重病在身的妻子 , 虞佳茵忍痛离开的故事 。
张爱玲写《多少恨》的动机是为了弥补电影《不了情》的某些缺憾 , 因为她是“这样的恋恋于这故事” , 她要用自己最擅长的文体——小说再把这个故事说一遍 。 《多少恨》基本依据电影《不了情》的场景设置顺序 , 利用空间的转换展开叙述 。 传统小说一般采取抽象的线性思维 , 即用逻辑上的因果关系或时间上的前后相继来叙述故事 。 而对于电影来说 , 所有的故事情节都必须落实到空间场景之中 , 故事情节的发展是在空间的一次次转换中完成的 。
这次反向写作 , 更多的是“为故事而写”“为小说而写” 。 与电影摄制的团队合作方式相比 , 小说写作显然更具个人性 。 从某种意义上说 , 《多少恨》可能更接近于张爱玲对这个她所钟爱的故事的理想模样 , 而且电影拍摄后所呈现出来的关于故事最直观的视觉不足 , 又让作者重新反思和修正创作 。
电影《不了情》的人物基本上是类型化的扁平人物 , 而小说《多少恨》中的人物形象则体现了张爱玲对人性更细微的观察 , 也体现了张爱玲在一贯创作中对于“浮世”中普通人的关怀 。 同时小说《多少恨》在写作技巧上 , 所有情节段落都有明确的空间转换信息 , 几乎对每一个空间都有细致的描绘 , 如同电影转场般清晰 。
张爱玲笔下脉络清晰的空间叙事、明确细致的空间转换 , 使小说在总体框架上呈现出如电影般直观性、场景性、“进行时”的特性 , 为电影感的营造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 张爱玲还非常善于运用文字特有的想象空间来描绘蒙太奇段落 , 其精妙的视觉感不亚于电影文本 。
所谓小说的电影感 , 就是用直观的视觉思维来组织和叙述故事 , 让观众在阅读时 , 能够自动地在头脑中将文字转换为具体的空间场景和直观的画面形象 , 如同看电影一般行云流水、历历在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