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板$浙江池塘边一块“搓衣板”,村民使用四五十年,被专家鉴定为圣旨

石板$浙江池塘边一块“搓衣板”,村民使用四五十年,被专家鉴定为圣旨
文章插图
文物是人类在社会活动中遗留下来的遗物或者遗迹,后人可以通过现在留存的文物获知在自己如今居住的土地上数千年前发生过的事情,感知过去、更好地了解自身,是一种非常重要的文化遗产。
不过,作为漫长历史岁月的一种真实载体,文物的保存和传承并不是件容易的事。
由于由于时代变迁和各种原因,有很多文物并没有被妥善保管下来令人非常遗憾。
石板$浙江池塘边一块“搓衣板”,村民使用四五十年,被专家鉴定为圣旨
文章插图
还有一些文物则以各种离奇的身份存在而流传下来,比如全世界只有一件的虢季子白盘,是国家博物馆的镇馆之宝,甚至在首批被列入我国禁止出国(境)展览的文物,是被人当作喂马槽使用而保留下来。
而保存在首都博物馆的全世界仅存三件的景德镇窑洒蓝釉钵,在发现其价值之前则被用来喂鸡,实在让人哭笑不得。
与这些国宝命运相似,在浙江温岭有一块被当做“搓衣板”的文物,虽然它并不是特别珍稀的国宝,但是对于当地人来说,这件文物也是当地历史文化的一份珍贵证明。
石板$浙江池塘边一块“搓衣板”,村民使用四五十年,被专家鉴定为圣旨
文章插图
浙江省温岭境内箬横镇有一个名叫三房村的小山村,在当地打算把村外池塘填平的时候,一位村民注意到池塘旁一块大石板上隐约有些字迹。
他觉得这块石板可能有些来历,便将它带回村子,引得众多村民都好奇地跑来围观。
就在众人猜测这块石板的来历时,村里闻讯而来的一位老人认出了这块石板。
它是上个世纪五十年代时,为了兴修村里的水利工程从附近山上抬下来的,然而由于被人们发现上面有些文字,在不明其意的情况下,被认为是一块古墓的墓碑。
石板$浙江池塘边一块“搓衣板”,村民使用四五十年,被专家鉴定为圣旨
文章插图
村民觉得墓碑不太吉利,所以就将大石板放在村外不远处的池塘边。
石板上被雕刻下的字迹让表面具有了凹槽,俨然一块顺手的“搓衣板”,久而久之,来池塘边洗衣服的村民们不避讳其来路,四五十年间都在使用它搓衣服。
这块大石板命运相当坎坷,被从山上搬下来后,被大家当做搓衣板多年,而此次由于池塘被填,再次引起众人注意。
不过由于村民并没有意识到这一块石板的价值,这一次大石板依然未能结束其多年“流浪”生涯。
石板$浙江池塘边一块“搓衣板”,村民使用四五十年,被专家鉴定为圣旨
文章插图
它由于其外形方正,且没有什么损坏,被从池塘旁移出后,又被当做了铺路的石块。
就这样,“搓衣板”又变成了“铺路石”继续为村民服务着。
直到隔壁村的一块刻字石碑被发现并被专家认定为是文物之后,三房村的村民就想起了这块历史同样久远的大石板,也许同样也是具有价值的文物。
带字“搓衣板”,竟意外发现它是圣旨
他们找人把大石板挖出来之后,仔细辨认上面的字迹。
虽然很多都已经磨损不清或者无法辨识,但是经过仔细查看,大家看到了“奉天承运”几个大字,还看到了“光绪”的落款,这款石板果然是个古物无疑。
石板$浙江池塘边一块“搓衣板”,村民使用四五十年,被专家鉴定为圣旨
文章插图
于是当时身为村主任的林菊明迅速联系了镇政府,又请了温岭市文保中心的专家来亲自鉴定。
在仔细勘察过之后,专家鉴定为这是一道光绪年间发出的圣旨,其内容是光绪皇帝表扬温岭一位名叫林修的御厨,颁发圣旨以示嘉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