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子|贤者之乐|古之人与民偕乐,故能乐也( 二 )


其二 , 这里讲了君民关系 , 鱼水之情啊 , 孟子讲“古之人与民偕乐” , 这是孟子一直以来的 , 以古时的王道政治为理想 。 这是孟子的志向之所在 。
其三 , 我们可以从侧面看到 , 文王的子民 , 他们的生活是有余闲的 , 因为有余闲 , 所以才能这样主动地参与到给文王建园林的事情中来 。 我们要特别关注到这种有余闲的生活 。
汤誓曰:‘时日害丧?予及女皆亡 。 ’民欲与之皆亡 , 虽有台池鸟兽 , 岂能独乐哉?”白话——《汤誓》说:‘这个太阳何时消灭 , 让我和你一起去死吧 。 ’老百姓要和他一起去死 , 纵然他有台池鸟兽 , 难道能独自快活吗?”
《汤誓》出自《尚书》 , 是商汤讨伐夏桀的檄文 。 古本《竹书纪年》说桀大兴土木过骄奢的日子:筑倾宫、饰瑶台、作琼室、立玉门 … 殚百姓之力 。 夏桀自比为太阳 , 自以为光照万里 。 这样的一个君王 , 让百姓痛苦不堪 , 想要和他一起去死 。 因为夏桀为了自己的享乐 , 让百姓生活极端痛苦 , 这和与百姓同乐的周文王相差太远了 。
在此 , 也说三点:
其一 , 孟子引《尚书》之文 。 古人说话 , 常引《诗经》和《尚书》等经典 , 这是古人引经据典的一种言说方式 , 增加可信度 , 更能说服人 。
其二 , 跟文王的故事相比 , 夏桀的子民的生活是没有余闲的 , 被压榨得很厉害 , 随时要爆发 。
其三 , 关于“独乐” , 独乐本身是没有问题的 , 所有的乐 , 本质上都是独乐 , 关键一点 , 就是你的乐是建立在什么之上 。 如果你的乐是建立在他人的痛苦之上 , 那么这种乐是不长久的 , 是带来怨恨的 。 如果你的乐是建立在他人之乐的基础上 , 那么这个乐是可持续的 , 是生生不已的 。
在梁惠王下里 , 也有这种独乐乐与众乐乐之辨 。
【孟子|贤者之乐|古之人与民偕乐,故能乐也】君王与百姓的关系 , 一直是孟子所关注的 。 君王一人 , 对整个国家的影响 , 也是很大的 。 孟子也是一直寻求一种自上而下的革新 , 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 这是儒者的理想 。 儒者都有一个理想 , 成为这样的人 , 或者培养这样的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