橐龠$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我们很可能一直都错解了“刍狗”的含义

《道德经》第五章: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天地之间,其犹橐籥乎?虚而不屈,动而愈出。多言数穷,不如守中。
记得小时候,为了防止小鸟偷吃地里的庄家,会跟大人们一起做一些稻草人,然后插到田地间。刍狗其实就是稻草狗,其与稻草人的区别只是用途不同。稻草人是用来骗鸟的,刍狗则在祭祀的时候哄神的。那么,老子为什么把天地万物比喻成刍狗呢?
橐龠$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我们很可能一直都错解了“刍狗”的含义
文章插图

带着对刍狗的疑问,仿佛穿越了历史,回到了两千年前函谷关内的教室里。一位老者对学生说道:“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此时,一个有疑问的学生举手示意:“老师,孔子提倡仁,您现在又说天地不仁,这样会让后人以为老师与孔子的观点不一致。”老子点了点头,目光转向了学霸区,“韩非,你怎么理解这句话?”“仁者,谓其中心欣然爱人也。天地怀着大仁施爱与万物。”“王弼,你怎么看?”“天地任自然,无为无造,万物自相治理,故不仁也。”
【 橐龠$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我们很可能一直都错解了“刍狗”的含义】听完了学霸的发言,老子还想知道其他学生的观点。“苏辙,你怎么看这个问题?”苏辙回答道:“天地无私,而听万物之自然。故万物自生自死,死非吾虐之,生非吾仁之也。”听完苏辙的回答,老子若有所思,朝学生们挥了挥手:“先下课休息一会吧,老师想静静。”
橐龠$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我们很可能一直都错解了“刍狗”的含义
文章插图

休息过后,教学继续。老子看了看下面的学生说道:“听完你们的发言,我现在有一个问题想问问大家。”“什么问题呢,老师?”“我问你们,刍狗是狗吗?”“刍狗当然不是狗,它就是假狗,要真是狗就好了,我每天还能带着它遛弯呢。”“那我接着问你们,刍狗既然不是狗,那是什么呢?”“老师,刍狗就一堆稻草。”
感觉火候已经差不多了,老子抛出了他的终极问题:“好,如你们所说,刍狗既然不是狗,只是稻草,那祭祀的时候为什么不直接用稻草呢?”“这?”学生们顿时陷入了深思。“李老师,我明白您的意思了,您是想告诉我们刍狗不能说是狗,也不能说不是狗,刍狗是非狗亦非非狗。”听完这位学生的回答,老子用地道的河南话说道:“中!”
橐龠$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我们很可能一直都错解了“刍狗”的含义
文章插图

天地不仁,老子并不是反对仁,只是因为他主张尊道而贵德。天地不仁,可以理解为天地好德。刍狗,非狗亦非非狗,这为老子之后提出“守中”做出了铺垫。何为“中”呢?“中”来源于中国文化的“十六字心传”:“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惟精惟一,允执厥中。” 当年,尧把帝位传给舜,舜又把帝位传给禹的时候,传授的就是“十六字心传”。
子思在《中庸》里对“中”进行了详细的解读,“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换言之,“中”就是道之体。《西游记》里面,孙悟空的金箍棒代表的就是“中”,因为是尧传给舜,舜传给禹,所以说金箍棒是大禹治水时的一块定海神铁。
《西游记》第三回:正说处,后面闪过龙婆、龙女道:“大王,观看此圣,决非小可。我们这海藏中那一块天河定底的神珍铁,这几日霞光艳艳,瑞气腾腾,敢莫是该出现遇此圣也?”龙王道:“那是大禹治水之时,定江海浅深的一个定子,是一块神铁,能中何用?” ……悟空十分欢喜,拿出海藏看时,原来两头是两个金箍,中间乃一段乌铁,紧挨箍有镌成的一行字,唤做“如意金箍棒一万三千五百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