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景生情才有意味”」
什么是好的园林?园林的本质究竟是什么?自有园林这门学科以来 , 众说纷纭 。
有持技术论者 , 市场上最常见也最受读者欢迎的园林论著即持此种观点 , 情景交融的庭园变成了画图板上的分析目标 , 按图索骥寻找最佳视点让游园变成了寻宝游戏 , 几百年前的造园大家精心营造的庭园遂变得支离破碎 。 也有持知识论者 , 将园林化为一个个有着丰富文献资料作为支撑的词条 , 园林欣赏成了各种或绮丽或清新的文学表达的现实场景 。 近年来 , 更有持抽象论者 , 园林被描述为某种理念“指挥”下的一个个空间形态 , 看似长篇大论 , 理念频出 , 却无视眼中所见 , 身体所感 。
汪菊渊先生对此颇不以为然 , 但也没有明确反对 , 而是需要我们自己去他的著作中寻找线索 。 细读文本 , 在字里行间还是能够读出其态度的 。 简而言之 , 那便是“性情”二字 。 汪菊渊先生说“中国园林中创作山水的基本原则是要得自然之趣及其性情” , 并引明代画家唐志契《绘事微言》 , “最要得山水性情 。 得其性情 , 使得山环抱起伏之势 , 如跳 , 如坐 , 如俯仰 , 如挂脚……亦便得水涛浪萦洄之势 , 如绮如鳞 , 如怨如怒……”此为下篇“掇山叠石”起首 , 而掇山叠石正是下篇之精华 , 素为汪菊渊先生所看重 。
【园林|现代社会,园林必将成为弥合人与自然紧张关系的纽带】叠石在汪菊渊先生的园林世界里占有重要地位 , 他曾说 , 园林学科中最难学的是叠山 , 汪菊渊先生的传人、著名园林史家、园林设计大家孟兆祯自此以假山为其一生的追求 。 以上述观念为起点进入叠山的世界 , 可见“性情”二字其分量 。 因此汪菊渊先生说 , “见景生情 , 才能真有意味” 。 汪菊渊先生关于“性情”的明确的说法 , 以笔者浅见 , 只见于此处 , 不见于《中国古代园林史》 , 不知汪菊渊先生在何时开始从造园之人的“性情”入手点评园林之本质 。 但“性情”二字的提炼极富于灵气 , 不免让人想起另一位园林史大家童寯先生 。 童寯《东南园墅》于园林史和园林艺术均有高论 , 而其最得王澍称赏之处 , 是其提出“情趣”二字乃是园林之核心 , “须记之 , 情趣在此之重要 , 远胜技巧与方法” 。 汪菊渊先生推崇“性情” , 不知与童寯先生是否有观念上的相通之处 。
本文图片
《圆明园四十景图》之多稼如云 , 展示了山水相依的理景艺术 。
「“史料原原本本地交给读者”」
与形而上意味颇浓且频频发出终极之问的《东南园墅》相比 , 汪菊渊先生的这本《吞山怀谷》 , 无论其理论追求 , 还是语言 , 均是素朴的 , 他没有像童寯时时发出“中国园林实为现世之梦幻虚境 , 臆造之浓缩世界”这样哲人般的疑问 , 而是立足实际 , 力争用较明白的语言 , 讲述园林史的基本知识和如何欣赏园林的要点 , 而在大关节处 , 绝不吝惜笔墨 , 务必讲清 。
孟兆祯先生曾有对汪先生治学之路的精彩点评 , 说汪先生的园林史研究是科学的研究 , 是“从史出论 , 汪先生的科学态度反映在他把收集的史料原原本本地交给读者 , 他有他的观点 , 你也可以借他提供的史料别有论点” 。
汪菊渊先生早年在苏州东吴大学学习化学 , 后转入金陵大学农学院学习园艺 , 方始进入园林的世界 。 因此 , 汪先生非常注重时代与科学进展对当时园林艺术的影响 , 这在《吞山怀谷》这样的小书中不甚显眼 , 但在《中国古代园林史》这一巨著中 , 则处处能够看到实例 。 汪先生更重视实地调查 , 重视文献和绘画作品相互参证 , 因此 , 在《中国古代园林史》一书中 , 汪先生对园林史上的重点个案 , 如汉上林苑与建章宫 , 唐绛守居园池 , 宋寿山艮岳 , 清西郊圆明园、清漪园(颐和园)、承德避暑山庄等文献或实物资料比较完备的园林 , 倾注了无数的笔墨 , 材料之宏富 , 读者阅读后自可得出结论 。 而在《吞山怀谷》中 , 对于中国古代园林史的梳理 , 不知何故 , 只有宋之寿山艮岳得到了汪先生的青睐 , 材料异常丰富 , 甚至远超清代现存园林 。
- 卫献公$因为一顿饭引发的“血案”,对于此事,古代人比现代人记仇多了!
-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情人节特辑:职场女性怎样修炼“独立能力”?平衡事业与家庭!
- 皇室&埃及皇室有个习俗,让现代人难以接受,他们却引以为傲持续了千年
- 写作|原创性写作所遵循的现代语言学原理
- 阴晴|名家论艺|了庐:从“阴晴众壑殊”看山水画的现代性
- |文明起源?论龙山文化古城的社会性质
- 于长江|名家论艺|了庐:从“阴晴众壑殊”看山水画的现代性
- 刘春霖@清朝最后一位状元考卷曝光,这字体让现代人膜拜,远胜许多书法家
- 春日忆李白@李益这首写重逢的诗,情深语悲,展现了社会动乱中的人生聚散
- 国之重器|偏僻小山村惊现代表王权的国之重器——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