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园林#新秀丨曹辉:笔动之前先心动

苏州园林#新秀丨曹辉:笔动之前先心动
文章插图
苏州园林#新秀丨曹辉:笔动之前先心动
文章插图
山水画写生中的客观与主观
文·曹辉
山水画是最能体现中国人哲学思想的艺术。五代以后一部山水画史基本上代表了整个美术史。山水画的写生历史悠长,只不过在不同的阶段呈现的方式不同。古人大多以访友、游历、目识心记等方式体悟造化之美。近现代以来山水画的写生出现重大变革,以黄宾虹为代表的游历加速写记忆的方式;以李可染为代表的借鉴西方绘画的写生方式;以陆俨少为代表的借古开今的写生方式等。这些不同的写生方式直接影响了山水画在当今社会语境中的新思路,从而出现了百花齐放的局面。
我们在写生过程中常说:“动笔之前先动心”。这句话其实有两层意思,一种是说我们在对景写生时不要坐下来就画,要观察、体悟山川之美,并与之对话。其实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可以思考很多东西,比如:构图、取舍,挪移、替换等。另一种意思是说我们所选的写生景物要能打动自己的内心,能让自己产生愉悦的心情,从而能够画出满意的作品。山水画的写生其实是我与山水之间对话的过程。怎样处理‘物’与‘我’之间的关系,决定了其不能像西方绘画那样客观地反映现实。当代山水画写生的观察方法是主观与客观的统一,重点放在“生”字上。这其中的度的把握很重要,太客观就接近西方绘画,太主观就失去了写生的意义。山水画写生的观察方法是移步换景,根据自己画面的需要,使得眼前能为我所用的景物符合艺术规律。从而营造一种和谐统一的艺术氛围。
山水画写生的客观对象是真山真水。山川气象、山水精神都是我们通过观察体悟才能感知。《庄子·外篇·知北游》有云:天地有大美而不言,这“大美”是山川客观所有,所以我们就要捕捉山川之“大美”。董源巨然以江南繁茂的山水入画创造了披麻皴。荆浩、关仝范宽、则以险峻雄浑的北方山水入画,创造了豆瓣皴、小斧劈等坚韧挺拔的皴法。这些笔墨语言的形成都是以山石的客观面貌为蓝本,在经过长期的锤炼而成。同时,真山真水中的一草一木也是他们画中对树法提炼的依据。黄公望在《写山水诀》第十三则写道:“皮袋中置描笔在内。或与好景处,见树有怪异,便当模写之,分外有发生之意”。李可染先生是二十世纪山水画写生的巨匠,他一生要为祖国山河立传。在他的一生中桂林山水是其最重要的写生对象。因此他创作了很多桂林山水题材的作品。除此之外,李可染先生画了大量红色题材的写生也创作了大批的红色题材的创作。井冈山、韶山等经典作品,无论从艺术的高度,还是从历史的传承都具有重要意义。如今外出写生已是画家特别是山水画家的必修课,写生的目的也由简单变得丰富。搜集素材,提炼笔墨语言,在写生中创作等是当今山水画写生的常见需求。
在山水写生过程中,我们既要尊重客观现实,也要有自己的主观感受。唐代吴道子游嘉陵江数十日,空手归来,皇帝向他要画,他却说:“臣无粉本,但记于胸”。之后他仅用一天时间就把嘉陵江三百里山水挥就与绢上。吴道子的这种写生方式就是记忆写生,是客体服从于主体。黄宾虹先生一生游历祖国的名山大川,所到之处先生都是以及极其简练的线条勾勒眼前的景象,面对眼前的景象却画胸中之丘壑。所有现在我们见到他的青城山,黄山等系列其实还是他胸中之山。
无论在山水写生中主观因素占主导地位还是客观因素占主导地位,都符合艺术的规律,无非是画面所呈现的面目或所表达的情感不同而已。董其昌在《画旨》中有言: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胸中脱去尘浊,自然丘壑内营,成立郛郭,随手写之皆为山水传神。此中“读万卷书”便是我们获得主观感知的途径,“行万里路”但是我们获得客观感知的途径。在山水画写生中主观感受与客观现实如何有机的表现在画面中是建立在传统文脉之上,如果传统这一课不过关,写生也如无根之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