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品|神品|前无古人:书法兼之画法,圆融无碍

《书法课程》
见诸笔墨 | 达于心灵
不可一日无此君
文化核心 | 中国书法 | 最高艺术
神品 | 前无古人:书法兼之画法 , 圆融无碍
明末清初朱耷《行书诗卷》 , 纵30.4厘米;横327.8厘米 , 上海博物馆藏 。
【释文】
德以精灵降 , 时膺梦寐求 。
苍生谢安石 , 天子富人侯 。
尊俎资高论 , 岩廊挹大猷 。
相门连户牖 , 卿族嗣弓裘 。
豁达云开霁 , 晴明月映秋 。
能为吉甫颂 , 善用子房筹 。
阶砌思攀陟 , 门阑尚阻修 。
高山不易仰 , 大匠本难投 。
迹与松乔合 , 心缘启沃留 。
公才山吏部 , 书癖杜荆州 。
幸沐千年圣 , 何辞一尉休 。
折腰知宠辱 , 回首见沉浮 。
天地庄生马 , 江湖范蠡舟 。
逍遥堪自乐 , 浩荡信无忧 。
去此从黄绶 , 归欤任白头 。
风尘与霄汉 , 瞻望日悠悠 。
八大山人书 。
朱耷(1626-1705年) , 原名朱统托 , 字刃庵 , 号八大山人、雪个、个山、人屋、道朗等 , 出家时释名传綮 , 汉族 , 江西南昌人 。 明末清初画家 , 中国画一代宗师 。 明遗民 。
朱耷是明太祖朱元璋第十七子朱权的九世孙 , 明亡后削发为僧 , 后改信道教 , 住南昌青云谱道院 。 擅书画 , 早年书法取法黄庭坚 。 花鸟以水墨写意为主 , 形象夸张奇特 , 笔墨凝炼沉毅 , 风格雄奇隽永;山水师法董其昌 , 笔致简洁 , 有静穆之趣 , 得疏旷之韵 。 擅书法 , 能诗文 , 用墨极少 。
崇祯十七年 , 明朝灭亡 。 在朱耷的画幅上常常可以看到一种奇特的签押 , 仿佛像一鹤形符号 , 其实是以“三月十九”四字组成 , 借以寄托怀念故国的深情 , 甲申三月十九日是明朝灭亡的日子 , 亦是崇祯帝忌日 。 一生以明遗民自居 。
朱耷六十岁时开始用“八大山人”署名题诗作画 , 他在署款时 , 常把“八大山人”四字连缀起来 , 仿佛象“哭之”、“笑之”字样 , 以寄托他哭笑皆非的痛苦心情 。 其弟朱道明 , 字秋月 , 也是一位画家 , 风格与乃兄相近 , 而且还要粗犷豪放 。 他的书画署名为牛石慧 , 把这三个字草书连写起来 , 很像“生不拜君”四字 , 表示了对满清王朝誓不屈服的心情 。 他们两兄弟署名的开头 , 把个朱字拆开 , 一个用“牛”字 , 一个用“八”字 。 这样隐姓埋名 , 可谓用心良苦 。
朱耷最后在南昌城郊潮王洲上 , 搭盖了一所草房 , 题名为“寤歌草” 。 当时诗人叶丹曾作《八大山人》诗一首:
一室寤歌处 , 萧萧满席尘 。
蓬蒿丛户暗 , 诗画入禅真 。
遗世逃名志 , 残山剩水身 。
青门旧业在 , 零落种瓜人 。
江阴邵长蘅为撰“八大山人传”:
山人精书画 , 又善诗 。 画长于山水、花鸟与竹木 , 皆能不泥成法 , 脱出蹊径 , 山水皴笔无多 , 意境幽邃 , 花鸟竹木水墨点渍 , 形象奇特 , 俱得古之破墨法 , 以简省胜 , 笔情纵恣 , 墨趣横溢 , 苍劲圆晬 , 逸气迥出 。 松莲石固称神品 , 芦雁凫汀、潜鱼飞翼 , 亦无不极生物之致 , 洵非他人所可企及;
书法初学黄庭坚、董其昌 , 后出入魏晋 , 典雅萧散 , 深得钟王气韵 , 狂草尤怪伟;
诗原有集帙 , 惜未流传 , 存世题跋如吉光片玉 , 古雅可诵 。
山人面色微頳 , 丰下而少髭 , 好饮而量浅 , 贫士山僧、市井屠沽、有具酒邀请辄往 , 往辄饮 , 饮辄醉 , 醉辄歔欷流涕 , 或备纸笔 , 牵袂捉矜索画 , 则墨渖淋漓 , 不经意挥酒 , 忽作云山 , 忽作竹石 , 无所爱惜 。 故求其画者 , 多索之醉中 , 且多就山僧屠沽之徒购得 , 若显贵以数金易一木石 , 蕲不予 , 性情如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