灯谜|沽上灯节话风俗( 四 )


十五十六走百病
旧时天津有正月十五、十六“走百病”之说 。 该说源于明代 , 相传朱元璋造好南京城后 , 城墙为士兵守备之地 , 不让百姓上城墙 , 遂引起民怨——“辛辛苦苦出钱、出力造了这雄伟的城墙 , 连看都不能看 , 太不公平 。 ”朱元璋得知后 , 考虑明朝初建 , 要获得人心 , 便下令 , 正月十六这天 , 让百姓游一次城墙 , 于是流传出“正月十六准百姓玩城头”的话 , 后来逐渐演化 , 由“准百姓”演变成“走百姓” , 最后成了“走百病” 。
天津人早期称“走百病”为“踏百病” 。 “上元日 , 闺人夜游 , 名‘踏百病’” , 后来“踏百病”变成“走百病” , 时间由正月十五演变成正月十六 。 清乾隆年间 , 诗人汪沆《津门杂事诗》云:“彩缯叶叶接檐牙 , 子夜风吹蜡芯斜 。 百病踏残歌吹冷 , 长街拾得七星花 。 ”
津俗在十六这天 , 应寻觅一个有桥的地方 , 三五成群地过去 , 谓之“度厄” 。 为此“走百病”又叫“走桥” 。 老天津卫大宅门的妇女们 , 一向是讲究大门不出 , 二门不迈 , 规规矩矩深藏闺阁之中 , 就是到亲友家串门 , 也是车来轿去 , 轻易不肯出现在大街之上 。 当年一般妇女 , 尤其是青年女性 , 受了多年沿传下来的旧礼教束缚 , 不能像男子那样自由行动 。 在农历正月十六 , 约定俗成作为妇女公开出门的日子 , 即“走百病” 。 诗人非油贩在《上元杂咏》中言:“姑娘着了一身红 , 今日烧香天后宫 。 转罢四城归去了 , 一年不复出樊笼 。 ”这是写女性于正月十六这天身穿大红袍 , 到天后宫焚香的诗句 。 据说进庙里还要触摸庙门的门钉 , 这“摸钉”是求子嗣、人丁兴旺的寓意 。 妇女“走百病”后归家 , 一年内不常出门 , 故有妇女“终身不识火车者” 。
“五四”新文化运动后妇女解放 , 也不深居闺阁了 。 此后 , “走百病”的也不仅仅是妇女了 , 正月十五、十六出来逛街的人越来越多 。 上世纪三四十年代 , 新旧风俗交融 , 成为街头一景 。 由于天津传统风俗 , 妇女喜欢红装 , 也有一些时髦的女性加入逛街的队伍 。 一位采访人员看见一少女头戴着尖头帽 , 身披方肩大衣 , 脚蹬高跟鞋 , 与一身大红的闺秀同立街头 , 遂作诗一首:“小姐时髦帽子尖 , 皮鞋高底判官肩 , 街头混入红娘阵 , 时代相差一百年 。 ”随着妇女解放、时代进步 , “十五十六走百病” , 渐渐演变成人们踏春的活动 。
沽上灯节风俗 , 反映着天津的传统文化 。 随着近代西方文化的影响、“五四”新文化运动的兴起和城市工商经济的发展 , 特别是新中国成立后的移风易俗 , 传统民俗发生了巨大变化 。 今天 , 传统灯节敬神等风俗已经消逝 , 而蒸面刺猬、蒸面老鼠、吃元宵、赏花灯、猜灯谜等年俗依然保留着 。
图①爆竹、鱼灯、空竹 , 让画面充满“年味儿”
图②《醒俗画报》刊发的“估衣街逛花灯”题材漫画
图③周慕桥笔下的猜灯谜
图④天官赐福图
图⑤刺猬造型的面点
图⑥老鼠造型的面点
【灯谜|沽上灯节话风俗】图⑦早年间卖元宵的小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