灯谜|沽上灯节话风俗

早年间 , 自农历正月初一至正月十五 , 天津人统称之为正月节 , 而正月十五这一天是最热闹的日子 。 元宵之夜 , 大街小巷张灯结彩 , 人们走出家门赏灯、逛灯 , 故有灯节之说 。 清乾隆年间《天津县志》载:“上元日 , 号为灯节 , 通衢张灯结彩 , 放花炬 , 遍地歌舞 。 ”关于旧时沽上灯节的风俗 , 有许多内容值得记述 。
早年花灯种类多
灯是灯节的点缀品 。 这天晚上 , 津城的小孩子们打着各式各样的花灯 , 三五成群地串街走巷 。 旧时流传一首歌谣:“手打着灯笼都出来呦!不打着灯笼抱小孩呦!金鱼拐子大花篮呦!”最后这句便是说灯笼的形状 。
买灯笼要去灯市 , 春节一到 , 街上就出现了灯市 。 较有规模的灯市在北门外大街及天后宫前 , 其他商业街和百货店也有出售 。 灯笼由正月初一一直卖到十五 , 万紫千红 , 形态各异 。 天津人过灯节 , 差不多每家都要买一只送人 , 还有舅舅给外甥送灯的习俗 , 那时讲究送“鸭子”形灯 , 以取“押子”之意 。 故有“外甥打灯笼——照舅(旧)”的歇后语流传 。
早年 , 灯的种类较多 , 最普通的是用油纸糊的鱼形、鸟形、兽形、小车形、船形、箱子形 , 还有石榴、桃、佛手、寿星、蝙蝠等形状 。 后来还出现方形的玻璃灯 , 玻璃用洋铁框子固定着 , 上面用油漆绘着彩画 。 在众多花灯中 , 走马灯最招人喜爱 , 因为灯上绘有山水、花鸟、喜庆图案、民间传说、历史故事等 。 一盏灯可以有多幅画面 , 记录连续性的故事 , 甚至可以一天换一个灯芯子 。 大的商铺多挂这种灯 , 以此吸引游人围观 , 进而照顾店铺的生意 。
据记载 , 天津匠人手艺十分精巧 , 可以用竹枝扎成会叫的鹩哥 , “绿葱葱的 , 口中衔着一个红葡萄 , 颜色配合得十分好看” , 而且还可以在灯里面燃放蜡烛 , 挂在室内 , 十分生色 。 “还有的糊成鹦鹉形 , 金环玉啄 , 乍一看活像个真的” 。 大龙睛鱼的灯笼看似制作简单 , 但色彩搭配 , 极见匠心 。
灯笼中最讲究的是纱灯 , 据说当年在北京最火 , 店铺集中在南城廊房二三条 , 整年开放 , 大半销给外国人 。 因为外国人将这些宫灯彩穗 , 视为东方美术的代表作 。 而天津纱灯铺仅有宫南宫北大街的华锦城一家 , 那里的纱灯十分昂贵 , “一对方灯 , 卖家要六七元 , 因为全是人工画的 。 一只小红‘气煞风’ , 也需三块钱了 。 木框垂缨络的大型宫灯 , 贵得成为古董” 。 还有一种戏出走马灯 , 用铁丝和绢糊成戏台 , 戏中角色都是用纸剪成 , “借灯头热气吹拂 , 可以周转” , 极为美观 , 不过售价较贵 。
在旧社会 , 有一年天津市政当局令市民家家挂灯 , 以粉饰太平 。 一位文人在报纸发表文章 , 讲了一段故事 , 称宋代蔡襄做福州太守时 , 令每家燃灯七盏 , 一个叫陈烈的平民 , 制作一丈余的大灯 , 上书“富家一盏灯 , 太仓一粒粟;贫家一盏灯 , 父子相对哭” 。 以此嘲讽当局不知贫民的疾苦 。
文人雅士猜灯谜
与春灯相配的 , 还有猜灯谜活动 。 猜灯谜 , 也称“打灯虎” , 是文人雅士喜欢参与的活动 。 灯谜一般写在灯上 , 有的写在纸条上 , 悬挂于灯彩之下 , 谜面既有书法之美 , 又具文采 , 往往为人们所传抄 。 早年街头茶肆中 , 就设有灯谜 , 其中有浅陋不堪的 , 也有令人拍案叫绝的 。
1933年正月十四至十六 , 位于杨村的河北省立实验乡村民众教育馆举办灯谜会 。 据说灯谜会是杨村固有的民众娱乐 , 时逢“九一八”过后 , 民教馆打算借此机会作爱国宣传 , 唤醒民众 。 灯谜除本馆同仁编拟外 , 还向民众征集 , 其中陈翼五、孟稚甫、杜蓉甫、崔辅丞等乡贤所拟占半数以上 。 这次灯谜会内容丰富 , 除猜谜活动外 , 还有爱国演讲 。